印巴和平路依然荊棘滿途 經歷了一輪“打擊”和“報復”後,當地時間五月十日,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達爾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巴基斯坦和印度已同意立即停火。同日,印度外交秘書唐勇勝證實,印巴已同意停火。然而協議生效僅六小時,雙方再次爆發無人機交鋒與導彈互射,克什米爾地區防空警報響徹夜空。 這場被稱為“五十年來最大衝突”的對抗始於四月二十二日印控克什米爾的槍擊事件,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並發動“硃砂行動”,對巴境內九處目標實施導彈打擊;巴方則以“銅牆鐵壁”行動回擊,甚至癱瘓印度七成電網。 儘管雙方宣稱停火,但零星交火與網絡攻擊持續不斷,邊境居民區仍籠罩在恐慌之中。 唐勇勝十日晚率先在新聞發佈會上指控巴基斯坦在過去幾個小時“屢次違反”雙方早些時候達成的停火協議。他稱,印方對此“高度重視”。 巴基斯坦新聞與廣播部長塔拉爾否認印方指控。塔拉爾在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巴基斯坦沒有違反停火協議,印度官員和媒體的所有指控毫無根據。巴外交部十日發表聲明說,兩個“擁核”國家之間的衝突需要國際社會更深入的反思和全面的評估。巴方願與印度進行建設性的外交和對話,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包括克什米爾問題在內的所有問題。 至於克什米爾的交火,印巴均指責是對方的無人機越境襲擊,雙方各執一詞,成為了一樁“懸案”,但從背景上看,巴基斯坦違反停火協議並沒有任何好處。過去四天來,面對印度發起的軍事行動,巴基斯坦依靠中國製武器系統果斷反擊,取得了顯著戰果,讓印度蒙受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極大提升了巴方的國際形象。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經濟體量是巴基斯坦的十倍左右,且在海上力量、兵力上處於優勢,如果印巴打持久戰,巴基斯坦很難耗過印度,“見好就收”是最佳選擇。 另一方面,與印度爆發全面戰爭不符合巴方的國家利益,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會導致資金外流、經濟受挫、社會動盪等負面後果,巴基斯坦並沒有違反停火協議的理由。 至於印度,先後遭巴軍擊落八十多架戰機及無人機,讓莫迪政府認識到,自身對巴基斯坦的軍力有所誤判,再打下去或將面臨更大損失,多重考慮下,印度同意停火。如果印度違反停火協議,喪失的是國家信譽,損害的是印巴互信,一旦停火失敗,再想達成協議就難了。 克什米爾地區的再度交火,凸顯出停火協議的脆弱性,印巴兩國的地緣矛盾根深蒂固,隨時有大打出手的可能。若印巴無法建立危機管控機制,國際社會僅靠“電話外交”難阻下一次爆炸。正如聯合國所言,“停火不是終點,而是對話起點”——但在這片被宗教、歷史與核彈撕裂的土地上,和平之路依然荊棘密佈。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