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盡滄桑的樂譜 書脊成碎片 前不久,為了查閱普契尼歌劇《曼儂 · 萊斯科》中的詠嘆調,我從藏譜中撿出《外國歌劇選曲集 · 女高音詠嘆調(下)》,本就想着用畢即把樂譜放回原處的,怎知忽然忙於其他事情後,就忘卻了。 幾天過去,我才想到要把樂譜歸檔。但一見書櫃,便讓我瞠目結舌!原來,我那天竟沒有拉回玻璃門,貓兒用雙爪把失去庇護的兩排琴譜的不少書脊弄成碎片。貓兒是有前科了:我的“歐洲音樂之旅”相本的脊梁破損了;我的封實小提琴盒子的袋子,還有裝着大提琴的袋子,都留下貓兒的劣跡。但我仍能學會忍隱!因為,類似的東西尚可再買;這就等同於,如果貓兒壞了我的新書,可馬上增補同理。 偏偏,眼前遭到劫難的是我的舊樂譜。你看,一九五六年音樂出版社的,馬扎斯為小提琴而寫的《特殊練習曲》、《為藝術家而作的練習曲》(Op.36);一九五八年同是音樂出版社的,馬思聰小提琴獨奏曲《牧歌》的總譜;我的恩師李漢章,一九七三年重訂的《小提琴技術練習》;外文版的佛爾法特《小提琴練習曲》(Op.45);還有我在香港曾福琴行購得的,薩拉沙蒂小提琴獨奏曲《屐舞曲》等總譜,和費奧里羅《小提琴練習曲》。特別令我捶胸頓足的是,外文版的有三百三十頁的莫札特《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和有二百二十八頁的本來已缺失封面封底,卻仍極為珍貴的《小提琴十大協奏曲》,也未能倖免! 我不怪貓兒,貓兒懂甚麼?只是因為我的一次疏忽、甚至過錯,就讓我幾十年前愛不釋手,幾十年後仍然視之為寶貝的樂譜,在書櫃裡立起來也不成樣子。不過,日後我會更加愛護已然浸染着夕陽餘暉的它們!只要不成為灰,一拿起來,就能讓我反芻過去所走過的風景;就能惹起我許許多多的美好回憶。正是那些永誌於心的風景和回憶,激勵我繼續在探索音樂的道途上匍匐前行。 費拉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