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關閉與巴基斯坦接壤的克什米爾 地區邊境(路透社) 克什米爾引發印巴危機 最近,印度和巴基斯坦真的打起來了,這緣於上月底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遭恐襲,襲擊者為巴方那邊的穆斯林抵抗組織,這些組織長期以來一直在該地區進行反印度的武裝活動。印度和巴基斯坦互相指責,並隨即爆發衝突,國際社會擔心這會否引起兩個核武國家的大規模戰事,令南亞地緣局勢動盪不止。 事實上,克什米爾是世界最複雜的地方之一,亦稱印巴地區的火藥庫,但另一方面,它也曾是遊客的心中天堂。由於該地位處喜馬拉雅山麓,河川縱橫,形成了比威尼斯還要美麗的水鄉澤國,而且土地肥沃、天然資源豐富,可謂人傑地靈。 地理決定命運,克什米爾逐漸從天堂滑落到地獄的原因,正由於該地區位處重要戰略地理位置,令到印、巴、中國在近代歷史上你爭我奪,影響最深的是一九四七年印巴在英國殖民主挑撥下分治。 克什米爾隨着印巴分治,也一分為二,可是穆斯林卻佔該地區總人口八成,印度教徒則只佔兩成。在分治後自然引發衝突,並且一直是兩國之間的主權爭端焦點。印巴兩國各自聲稱擁有克什米爾的全部主權,但實際上各自只控制部分地區,這種情況使得衝突持續不斷。 雖然在國際調停下,印巴兩國在一九七二年簽署了《西姆拉協議》,規定兩國必須通過國家間的談判解决問題。可是其後一股穆斯林獨立力量慢慢崛起,這不得不歸咎於印度政府在二○一九年大選前夕宣佈,正式廢除印度境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地位,改為聯邦直轄區,受德里直接統治,引發克什米爾居民大示威。 這舉動令到巴基斯坦也大為憤怒,由於克什米爾這個“特殊地區”如有任何改變,只容讓透過印巴雙邊談判來決定。事實上,根據印度憲法,以穆斯林為主的克什米爾地區,可在印度聯邦享有特殊地位和高度自治,而該法也規定非克什米爾人,不可成為當地永久居民和買地。 可是,由印度總理莫迪牽頭廢除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地位,乃是出自印度教民族民粹主義作祟。印度教教徒一直質疑,克什米爾為何享有特權,理應一早納入印度聯邦成為印度大一統的地方。不少分析指出,高舉民族主義旗幟正是莫迪取得連任的手段。自此莫迪揮舞其印度教民族民粹主義,來打壓印度國內的穆斯林族群,連克什米爾的穆斯林也不放過。 令人好奇的是,今次恐襲發生在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期間,有評論認為這可能是肇事方希望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不過莫迪亦立刻借題發揮,指巴基斯坦背後支持跨境反印恐怖活動,遂作出外交報復,巴基斯坦亦作出相應的行動,巴方有人懷疑莫迪試圖利用今次恐襲事件,尋求與美國政府在反恐上的團結,以緩解關稅威脅引發的緊張局勢。有另一分析則指出,美國樂見南亞局勢的動盪可擾亂中國的地緣政治,特別是中國在巴基斯坦重本投放的“一帶一路”項目。如是者,中美兩國會否被捲入其中,擴大雙方的鬥爭,成為今年的黑天鵝之一? 張翠容(香港戰地記者)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