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殷言快語)氣溫與衣着

氣溫與衣着



    全球氣候變暖,澳門天氣有時也反覆無常。往年立冬要披上一件有點厚度的長袖外套,可是去年十一月七日立冬卻不覺得冷。不過既然是立冬節氣,外出時我還是披上了一件外套。走在街上,看到很多行人穿着短袖襯衫,在高士德馬路上看到一個大男人竟然只穿一件汗衫背心,赤裸着肩膊和雙臂。也許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與華中地區的氣候相關貼切,與南方地區則有差距;也許是氣象反常導致,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不懂……

    我是一九八三年從上海移居澳門的,我喜歡澳門的方方面面,特別喜歡一年四季不冷不熱的天氣。我從小多病,骨瘦如柴,來澳門前體重一直在四十五公斤以下,身體缺乏脂肪,特別怕冷。上海冬夏氣溫差距很大,冬天曾到零下十度,夏天一般在攝氏三十五度上下。現今上海夏季氣溫時常高達四十度,前幾年回上海探親,遇上了四十二度高溫,躲在酒店的冷氣房裡不敢外出。

    說到上海的冬季,現在回憶起來還覺得害怕。記得有一次我陪同伯祖父到中蘇友好大廈參觀展覽,室外溫度達到零下十度,雖然穿着絲棉襖,還是凍入骨髓。改革開放前能源供應困難,長江以南冬季不供應暖氣,不能用電暖爐,煤炭木柴都限制供應,一般老百姓有錢也買不到燃料。記得當時的上海,普通人禦寒,唯有多穿幾件衣服。

    那時候,我家居住條件比較好,朝南房間有大窗,冬天可以享受陽光,日子好過一點。但是很多人家居住在無窗戶的小屋子裡,冬天室內比室外更冷。其時我在上海閘北區新中中學教書,家訪時曾多次遇上這樣的家庭……以上敘說的是四十年前的實況,改革開放以後的上海已經大變樣,家家戶戶住房條件極大改善,且有冷暖空調,享受冬暖夏涼。近二十年來老百姓手中有錢,羽絨衣、絲棉衫可以隨便買。

    空調改善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實在好,但是好東西也要使用得當。假如寒冬臘月室內暖氣過熱,外出時突然遇上冷空氣,可能會因溫差過大而得病,夏季也一樣。巴士的空調常常過冷,所以我會帶一件外套。期望司機多關心車內溫度,乘客感到太冷會不舒服,且浪費能源,溫度適當,乘客才舒適。



    殷立民



87

鮮花
84

握手
47

雷人
77

路過
1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