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中美高層會談有何信號?

    中美高層會談有何信號?



    五月九日至十二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問瑞士,期間與美方代表、財長貝森特舉行會談。這標誌着雙方自關稅戰爆發以來首次恢復高層接觸。外界普遍關注此次會談是否預示中美關係的緩和,但分析顯示,美國對華策略仍以“極限施壓”為主,短期內難以作出實質性讓步。而中國則展現出更強的戰略定力與談判籌碼,堅持原則立場。

    中方不會輕易讓步

    面對美方的主動求談,中方態度謹慎。中國商務部明確表示,此次會談僅是“接觸,並重申不會犧牲自身利益或改變立場。分析指,這一措辭傳遞出強烈的政治信號:中方並不急於達成協議,也不會輕易讓步。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近日接受採訪時指出,特朗普政府對華策略仍以“極限施壓”為主,短期讓步可能性較低。另外,目前美國對華百分之一百四十五的高額關稅,即使有所降低,意義也不太大,中美之間的貿易不太可能恢復到關稅戰之前。

    美恐面臨多種困境

    余凌曲認為,中國短期內因出口依賴受損更大,但中長期通過政策調整、拓展新興市場等逐步化解風險;美國雖短期“佔了便宜”,但長期面臨通脹、盟友關係惡化和全球領導力下降等困境。

    余凌曲稱,美國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市場,“關稅戰”使中國對美出口受到一定衝擊,部分出口型企業面臨訂單減少、利潤下滑等問題。不過,外部壓力促使中國加快產業升級與自主創新步伐,在半導體、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減少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提升產業競爭力與附加值,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相反,對美國來說,“關稅戰”增加了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與進口商品價格,推高國內通脹水平,而所謂“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的目標因為供應鏈中斷和關鍵零部件短缺難以真正實現。

    美孤立華適得其反

    美國試圖通過“脫鈎斷鏈”孤立中國,但效果適得其反。歐盟、日本、韓國等傳統盟友紛紛表達不願捲入中美對抗的立場。德國車企寶馬、大眾均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佔比高達百分之卅五以上,一旦追隨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損失將極為慘重。日本經濟界測算,若效仿美國限制對華芯片出口,日企將損失五百四十億美元,相當於索尼和松下全年利潤總和。

    再者,中國通過加強與東盟、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合作,不斷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印尼學者指出:“中國證明不靠美國也能活得更好,我們憑甚麼當炮灰?”這種態度反映了越來越多國家對美國霸權主義的警惕。

    有評論指,美國一方面高喊“脫鈎”,另一方面卻頻頻向中國示好;一邊要求中國降低關稅,一邊又對中國高科技企業實施打壓。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暴露出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混亂與虛弱。而中國則展現出堅定的戰略耐心與靈活性。在堅持底線的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構建多元化的經濟網絡。正所謂:“手中有牌,自然不慌。”

    分析指,未來中美關係走向,取決於雙方能否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找到新的平衡點。但在當前美國政治極化、經濟承壓、盟友離心的背景下,真正的“破冰”恐怕還需時日。這場大國博弈,或許是剛剛開始。

    (香港十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葉永成



67

鮮花
31

握手
12

雷人
63

路過
3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