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可怕麼? 提到“老”這個字,似乎很多人都不大“受落”。 許多人會希望(奢望)永遠青春常駐,年年十八、廿二;或擁有凍齡之術,可傲視同齡人。 其實,“老”是人生必經之途(除非是不幸早逝者),是自然法則中不可逃避的“鐵律”。當年秦始皇派童男童女遠道去採長生不老之仙丹,也不過是癡心妄想而已。 筆者亦垂老矣,而對老採取的態度,可以歸納為兩個原則。其一:在體力、體能方面,我百分之百認老,不強出頭,不想一時的失手或失足,累人(累家人照料)累己。其二:我認同精神不老,奮鬥心,向善心,愛國心,不要衰竭,不要放棄。 提到這個“老”字,我還有一個親身經歷實例—— 且說在約十年前吧,那時候,我還要做“半份”工作,身心的負擔感到很重。漸漸,晩上睡不好了,疲乏也上了身,後來,竟然發覺自己的心跳有點不守“規矩”了,不單突快突慢,而且更跳動得節律失常。一查閱身邊的健康科普參考書,一個令我吃一驚的病症名稱出現眼前,它就是“心律不齊”!嘩,這還得了,心臟的毛病,可大可小,馬上去醫院求診。做了一番詳細的檢查,結果出來了,是“心瓣膜老化,輕微閉鎖不全”。當時,我以為大事不妙,凶多吉少了,但主診醫生十分親切而詳細地對我講解:器官“老化”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首先不要過度驚慌,一切相信科學;先吃點藥,注意日常生活起居(有詳細的指引,此處從略)。我遵醫而行,至今還可領現金分享。 原來“老化”還可以是一個蠻不錯的情況,它比“惡化”、“癌變”、“異化”要溫柔得多。人啊,一定要順天而行啊! 魯 茂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