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青年教育打擊“走水” 水貨活動屢禁不止,兩地執法部門雖嚴厲打擊,然卻不斷轉變“走水”模式,尤其近年學生“走水”問題突出,不法分子招攬學生或假冒學生運貨過關。海關近日查獲多人藏身偷運貨物出境,包括一名十六歲通關學童將八部舊手提電話纏於腿部,試圖偷運出境。 疫情以來,水貨客趨年輕化。去年至今年三月,本澳十八歲以下青少年從事水客活動有五十一宗、非學生冒充學生過關帶貨五宗,學生利用自身身份過關帶貨四十二宗,主要攜帶電子產品以及電子零件。 部分學生涉世未深,覺得“走兩轉”利錢易搵,法制意識薄弱,更不了解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運毒。宜加強青少年法律教育,加深了解兩地法律,避免觸犯法網。 目前十六歲以下免受《對外貿易法》行政處分,以致有人誤認“走水貨”違法成本低,水貨集團也將魔爪伸向青少年。當局宜探討修法,加強阻嚇力。青少年學生走水前也須三思,切勿貪圖小利,影響前途。 悅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