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應洲夫婦:M嘜不僅是對品質的認可, 更是企業拓展市場、贏得消費者信心的有力 保障。 ![]() 三款考獲M嘜的“新爽爽”產品:豬肉丸、白魚丸、原味牛肉丸。 生產力組織澳琴企業參加“第三屆香港國際科創展” 新爽爽肉丸傳承中開拓創新 二○○○年是澳門回歸祖國後的第一年,百廢待興。為了振興社區經濟,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聯同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舉辦澳門“大笪地”活動,成為了居民休閒消遣的好去處,“大笪地”匯聚各式美食攤位,煙火氣氤氳升騰。在充滿生活氣息的集市上,新爽爽肉丸悄然起步,開啟了一段從美食攤位到特色品牌的傳奇之旅。 昔日,新爽爽以手工豬肉丸征服了“大笪地”市民街坊的味蕾。歲月變遷,如今的新爽爽已實現華麗轉身,發展成為一家擁有現代化食品工廠與餐飲店面的澳門特色餐飲品牌,在澳門美食界佔據一席之地。本期專欄,我們有幸邀請新爽爽負責人潘應洲夫婦,與讀者分享品牌背後的故事,以及他們考獲M嘜認證的心得。 華麗轉身:從美食攤位到特色品牌 新爽爽的故事,源於潘太父親一次偶然契機。上世紀八十年代,身為製衣廠廠長的潘父籌劃着退休生活,受朋友啟發,嘗試將家傳手打豬肉丸推向市場。潘父抱着試一試的心態,在澳門“大笪地”設攤售賣手打豬肉丸。不曾想,首日試賣的二十斤肉丸,短短半小時內便被搶購一空,連續幾日的火爆銷售場面,讓潘父對自家肉丸信心大增,亦萌生了創業的念頭。次年,潘父便在祐漢街市以“前店後坊”模式開設了一間小食檔,正式開啟了新爽爽美食的創業征程。 新爽爽肉丸之所以備受食客青睞,離不開潘家四代人的技藝沉澱。據潘應洲憶述,潘太的祖父以賣豬肉為生,平日常將餘貨肉料捶打成肉丸供家人享用。經年累月,這門手藝在代代傳承中不斷改良,最終成就新爽爽肉丸的彈爽口感和獨特風味。 在潘應洲夫婦接手生意後,新爽爽邁入了品牌化發展的新階段。二○○二年,他們在雅廉訪開設餐飲門店,拓展堂食市場;二○一六年,他們順勢成立新爽爽食品工廠,實現了標準化、規模化生產。近年來,新爽爽積極參與政府部門組織的企業配對會,憑藉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口碑,成功與本地多家餐廳、超市及休閒企業達成合作,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 傳承中創新:手工溫度與機械化生產的平衡 企業要想保持發展活力,就必須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隨着市場的不斷拓展和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新爽爽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從經典的原味豬肉丸到黑椒、葡式風味肉丸,從牛丸、魚蛋到墨魚丸,新爽爽目前可提供二十多款肉丸及相關產品。豐富多樣的產品不僅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還成功進駐澳門多家超市、凍品店,深受街坊和各地食客的喜愛。 與此同時,面對手工生產效率低、產量有限等問題,新爽爽在保留工藝的前提下,引入了機械化製丸設備。經過無數次調試,最終讓機械生產的肉丸最大程度還原了手打的口感和風味。“雖然如今轉型為機械化生產,但我們依然堅持精選新鮮肉料,嚴格把控生產流程,力求讓每顆肉丸保留食材本味,做到爽口彈牙。”潘應洲說道。 此外,在品牌建設方面,新爽爽積極與本地年輕設計師合作,對品牌視覺形象進行全面重塑,讓老店煥發新活力,吸引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品牌升級:M嘜認證助企業提質發展 “M嘜就像給產品辦了張‘質量身份證’,它不僅是對品質的認可,更是企業拓展市場、贏得消費者信任的有力保障。”潘應洲分享道。對內而言,M嘜認證能夠促使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化流程,強化衛生管理,確保出品的穩定;對外而言,M嘜認證則能增強消費者和採購商的信心,為企業拓展市場創造了更多商機。 潘應洲表示,未來計劃將M嘜認證的標識融入產品包裝設計,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市場識別度,讓消費者能夠更直觀地了解產品的品質優勢。 展望未來:立足澳門,邁向更廣闊的市場 談及對未來的規劃,潘應洲表示,期望在M嘜認證的助力下,逐步打開大灣區市場。同時,公司也將積極獲取更多國際認證,為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打下堅實基礎。現階段,公司亦在積極探索開拓電商銷售渠道,希望藉電商平台,讓更多人能夠地品嘗這份地道的澳門風味。 從大笪地的美食攤位到現代化食品廠的標準化生產,從家傳技藝到M嘜認證的品質背書,新爽爽二十餘年發展歷程,生動詮釋了澳門本地美食的傳承與創新。在機械生產中保留溫度,在品牌升級中堅守匠心,這或許就是新爽爽肉丸“爽口彈牙”背後的深層密碼,亦是澳門眾多中小企在時代變遷中的生存智慧。 康曉彬 M嘜為一項澳門本土自願性產品認證計劃,透過持續的工廠審核及產品檢測,確保申請企業的澳門製造產品是符合M嘜計劃的品質管理系統要求及適用的法定安全要求,符合評審要求者可獲頒“M嘜——澳門產品優質認證證書”。持澳門特區政府《工業准照》及狀況為活動的本澳企業均可提出申請。如欲了解更多計劃詳請,歡迎詳閱載於中心網站之計劃資訊,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標準、管理及培訓考試部,電話:8898-0834。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