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與可持續未來工作坊海報 科學館“五一”假逾2.2萬客 AI與可持續未來工作坊報名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科學館於為期五日的內地“五一”假期(本月一至五日)錄得超過二萬二千二百人次入場,比去年同期錄得的一萬八千三百○八人次訪客量高出近百分之二十二。該館近期推出多項科普展覽及活動,包括AI與可持續教育工作坊、“古特提斯洋精靈——中國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特備展覽、戲劇導賞《化石獵人——瑪麗 · 安寧》,以及球幕電影《築夢天宮》等。 配合特區政府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和全社會通識教育政策,該館與文化局聯合主辦的二○二五“科學x閱讀”系列活動,將於六月七日推出“AI與可持續未來——青少年SDGs簡報創作工作坊”。該工作坊旨讓中學生通過科學、閱讀與AI技術,深入了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創作簡報。活動免費,報名時間由即日起至本月廿八日。為配合特備展覽,該館將於本月十八日至六月十八日在大砲台迴廊舉辦延伸活動,利用立體海報及便攜式展示箱向公眾講解中國三疊紀海洋爬行動物的科普知識。同時,為響應國際博物館日(本月十八日),展覽中心將於本月十八日免費入場,歡迎公眾參觀,欣賞戲劇導賞《化石獵人——瑪麗 · 安寧》,戲劇內容圍觀瑪麗 · 安寧對考古學和化石研究的熱情、面對貧困與性別偏見的堅韌與毅力,以及女性如何運用科學證據勇敢挑戰權威。 今年五月七日是世界第一座天文館對外開放一百周年。為慶祝這個在天文科學教育界具有重大意義的日子,澳門科學館天文館今日起推出全新球幕節目《星辰的鑰匙》。影片以天文館誕生百年為題,以光年為尺,鑄造一把貫穿人類文明史的時空密鑰。透過數字科技重現人類千年追星之旅,讓觀眾從遠古巨石陣穿越到現代衛星導航系統,了解星空如何推動科技革新。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