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累計逾百九宗較同期多 水痘病例增衛局籲防範 【澳門日報消息】衛生局訊:本澳水痘病毒近期轉趨活躍,衛生局呼籲家長、教育機構及托兒所警惕水痘。 根據衛生局強制申報傳染病監測資料顯示,上周水痘病例有上升趨勢,由四月六日起平均每周十二例,上升至上周的二十三例,較去年同期(十例)高。 經調查涉及近期培正中學通報的一宗水痘群集事件,合共二十一人。上述患者於五月一日起頭面、四肢及胸背部出現紅疹及小水疱等症狀,全部患者已接受診治,無重症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情況,大部分患者已接種一劑水痘疫苗。 值得指出的是,部分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士仍可能感染水痘,稱為突破性感染;但症狀通常輕微和不典型,水疱數目較少,病程也較短。考慮該宗事件為突破性感染引起的群集性事件,衛生局派員至現場巡查,加強與有關場所的溝通、清潔消毒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嚴格執行患病學生和員工實施停學的規定。 八至十七歲居多 衛生局表示,一月一日至五月六日本澳今年共錄得水痘病例數一百九十五例,較去年同期總數一百○五例高。病例約四分之三為兒童,其中八至十七歲人士居多,佔總數百分之六十五點一,七歲及以下人士僅佔總數百分之六點一,沒有錄得嚴重及死亡病例。 水痘傳播途徑包括經人與人接觸直接傳播、透過患者的飛沫或散佈在空氣中的呼吸道分泌物傳播,及接觸到被患者傷口分泌物弄污的物件而間接傳播。 感染初期可能會有輕微發熱,及後皮膚出現斑丘疹,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皮疹最初出現於頭部和軀幹皮膚上,然後向面部及四肢散佈,當中以軀幹的數目最多。水痘具有高度傳染性,尤其是出疹初期;感染一次後,身體會產生終生免疫力,但水痘病毒可潛伏體內,多年後再活化而引致“帶狀疱疹”,俗稱“生蛇”。 大多數水痘病例只會出現輕微的症狀並會自然痊癒,但抵抗力弱的人士會較容易出現併發症,如皮膚感染、猩紅熱、肺炎及腦炎;初生嬰兒若染上水痘,病情可能會較嚴重,甚至危及性命。兒童可接種水痘疫苗預防感染水痘,一般在出生第十二個月後開始接種,約九成接受防疫接種的人士可產生免疫力。 為預防水痘的傳播,當教育機構內的學生和教職員感染水痘後,須按照第一 / 九七 / M號法令《訂定停學之制度》的要求停學或停工;倘教育機構及托兒所發現群集性感染個案時,應立即通知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或社會工作局跟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