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經濟“飄紅”向高質量升級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多地景區人山人海,“飄紅”的假日經濟,展現國內文旅市場的蓬勃活力。 過去傳統的旅遊熱門地毫不意外地再現“人從眾”場景,亦有不少人“反向出行”,小城旅遊成為消費新亮點。“五一”假期,內地文旅市場在去年同期高位基礎上穩中有增,“多點開花”,長線遊目的地表現亮眼,自駕遊市場“量價齊升”,“反向旅遊”帶火鄉村遊、縣城遊。出入境遊訂單大增,“中國購”成外國遊客打卡新方式。 交通運輸部資料顯示,五月一日至五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超過十四億人次,日均達到二點九億人次,同比增長百分之八,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客運量“全線升溫”。商務部的監測資料則顯示,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增長百分之六點三。出行與消費的“雙熱”不僅點燃了假日經濟,更讓人們從中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廣闊縱深與巨大潛力。今年“五一”假期,美團旅行資料顯示,縣城高星酒店預訂量增長超過八成。“去哪兒”資料顯示,縣城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三成,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居民佔比超過六成。 中國幅員遼闊,無數過去默默無聞的小城迎來新機遇,基礎設施的完善為這些機遇的落地提供了現實支撐。互聯網視頻平台助力中小商戶精準觸達消費者,促成了小城經濟“彎道超車”;高鐵網絡的發達、電動汽車的普及,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可能。中國經濟的增長動能,正從一二線城市向更廣闊的三四線城市擴散,區域協調發展政策成效顯著,折射出中國內需市場的廣度、深度與多層次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外國遊客也開始往小城“紮堆”。在過境免簽、“即買即退”等便利政策推動下,“五一”期間入境遊訂單同比激增百分之一百七十三,每一則“小城故事”都是一扇觀察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窗口,隨着中國開放力度加大,“China Travel”已不只是一種體驗,更轉變為一種感受中國、愛上中國的生活方式。 在全球貿易環境遭遇動盪之際,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全球性消費市場的到來,不斷吸引國內外遊客。中國經濟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百分之五點四。儘管當前美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交易夥伴出台所謂“對等關稅”,給我國外貿和經濟發展帶來不小壓力,但中國經濟內需主動力愈加顯現,有力抵禦外部影響。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國內市場具有增長點多、持續成長性好、帶動能力強的特點,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無論是現代化都市,還是充滿煙火氣的小鎮,都在以各自獨特的方式,講述屬於中國的故事,展現中國的魅力。未來,隨着更多政策創新與市場活力形成共振,中國經濟將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行穩致遠,並繼續為世界繁榮注入更多“中國動力”。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