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新聞小語)完善出行配套引客入社區

完善出行配套引客入社區



    今年“五一”黃金周假期,本澳迎來八十五萬人次旅客,同比增長四成多,超出各界預期。澳氹旅遊區人流如鯽,商戶門庭若市,但一街之隔的民生區,依然人氣難聚,生意冷清。面對“冰火兩重天”的困境,需要更多對症下藥。

    政府在優化旅客體驗、引客入社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不同類型的社區活動、獎賞優惠。乘着內地旅遊大潮,訪澳旅客人數節節攀升,反映了澳門旅遊對主要客源仍有極強的吸引力。加上琴澳“團進團出”、橫琴“一簽多行”與珠海“一周一行”等惠澳措施相繼實施,今年“五一”日均旅客量媲美春節黃金周。議事亭前地、大三巴牌坊一帶,以及氹仔舊城區、金光大道等旅遊區人氣爆燈。橫琴口岸通關量暴增,也是今年“五一”客況的一大特點。

    旺區客量滿瀉,公交服務應接不暇,搭巴難越趨嚴峻;大半天遊澳成趨勢,留宿減少。旅客入區消費,彌補不了外移的居民消費力,民生區人流冷清。

    本澳逾八成旅客來自內地,近年內地旅客消費模式已從傳統購物轉向體驗式消費,年輕人更傾向於沉浸式文娛活動及光顧街頭小食。對他們而言,本地民生區和商戶未必有足夠的特色吸引力。旅客集中在熱門景點,甚至更多人注重“打卡”,來去匆匆“不過夜”,進一步加劇失衡。

    針對社區客況兩極問題,政府應從引客入區、交通疏導、消費轉型等考量,在民生區打造更多特色體驗,激活社區活力,又或推出旅客在民生區消費可獲額外折扣等優惠,形成引流效應。結合內地年輕旅客偏好,在民生區策劃主題市集、藝術展覽或文化體驗等活動,並加強宣傳。交通疏導方面,須加強部署節假日的公共服務,加密巴士班次,開設旅遊區與民生區接駁巴士等,並在旅遊區設置清晰導引標誌,鼓勵旅客探索周邊社區。

    本澳社區客量兩極化,是經濟轉型的縮影。政府除需短期紓困措施外,也應以中長遠視角推動社區活化與產業升級,商戶更須主動創新,把握消費趨勢變化,推動旅遊業進一步助力民生經濟。



    夏耘



70

鮮花
24

握手
100

雷人
60

路過
34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