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摺疊與棋盤



Tabulas (300x574cm,布面丙烯、油彩,1974) 西蒙 · 漢泰

    摺疊與棋盤



    西蒙 · 漢泰(Simon Hantaï,1922-2008)是一位匈牙利裔法國畫家,係二戰後歐洲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嘗盡二十世紀的前衛創作手法如:超現實主義繪畫、行動繪畫、All over、文字符號、摺疊等,他對各種風格的入迷造就了他各個時期的巔峰作品,這些絕對獨特的畫作在西方繪畫史上絕無僅有。漢泰還通過沉默來質疑他所有的堅持,正值知名度的巔峰時期,他退出了藝壇多年以抗議他的作品商品化。

    從一九六○年代開始,漢泰創作他著名的摺疊畫(pliage),並將此過程建構成超現實繪畫的自動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的全面姿態之間的結合。在這一系列中,畫布被精細地摺疊或打褶,然後塗上一種或兩種色彩,有時重複覆蓋,直到圖案表面完全飽和,然後,把畫布在木框上繃緊,以消除摺疊產生的凹凸效果和過程痕跡,這樣的做法似乎富含某種感情。早期的畫作使用了重清漆的工業顏料,很不容易消除摺疊留下的不平整,他嘗試各種方法,如製作木框、弄濕畫布、把畫布拉緊再釘起來;又或者把畫排列好,熨平。後來丙烯顏料的出現改善了這種缺點。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到八十年代初期的十年間,在名為《Tabulas》的系列褶皺作品中,漢泰用繩子給畫布打上緊結,這些繩結把畫布有規律地扯到背後,摺疊在正交座標系上依照線性原理進行,每隔幾厘米,定下一個繩結的點,以便定義出一個方形,這就成了《Tabulas》的“瓷磚”。漢泰把畫布按照嚴格的理性規則摺疊起來,然後“盲目”地進行繪畫,他渴望與自己的主觀性保持距離,他認爲只有當繪畫展開時,在繪畫與非繪畫的互動中,繪畫才會向他展現其本質。因此,《

    Tabulas》緊密編織的網格源自於嚴格而重複的姿態,造就了這幅純粹而簡約的不朽抽象畫作。

    “Tabulas”來自拉丁語,是法語或英語中“Table”的來源,意思是“桌子”。法國藝術史家喬治 · 迪迪 · 胡琲曼曾詢問漢泰,哪一個詞彙能更好地描述他的作品,“畫布”(Toile)、“繪畫”(Peinture)、“畫作”(Tableau)?漢泰表示,他從一九七三年起就稱它們為“桌子”(Table)了。與此相關的還有另一個詞彙,在法文中,“Tablier”指“棋盤”或“圍裙”,《Tabulas》的形態很像棋盤,而他也不只一次提到圍裙作為自己的靈感來源,其中更保留着這位匈牙利出生的藝術家對母親所穿的傳統圍裙的方格圖案的記憶。



    河    山



72

鮮花
78

握手
67

雷人
12

路過
6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