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手觀音 ![]() 北山石刻—文殊菩薩 ![]() 六道輪迴 ![]() 北山石刻一百三十六號轉輪經藏窟—日月觀音 ![]() 寶頂圓覺洞 ![]() 大足北山孔雀明王 ![]() 大足石刻寶頂山華嚴三聖 ![]() 寶頂山十一號——釋迦涅槃聖跡圖(臥佛) ![]() 寶頂山十七號——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吹笛女 ![]() 寶頂山十五號—報父母恩重經變相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所有石刻造像總稱,迄今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石刻多達七十五處,造像五萬餘尊。其中尤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大足石刻造像始建於初唐,歷經唐末、五代,興盛於兩宋,歷時千餘載,是中國石窟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豐碑。 大足石刻植根於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極工窮變,開拓了石窟藝術的新天地。以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一日,大足石刻作為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瞿波 攝影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