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福先生的假髮 法國電影《橫衝直撞出重圍》(內地譯名《虎口脫險》)講述了三名英國飛行員迫降巴黎後,在法國人幫助下,成功逃離納粹追捕的故事。一九八二年,電影在內地公映,造就了我父母那代人的青春記憶;上周六,我終於也看完了整部電影。爸爸媽媽和我的人生經歷,就此又多了一個重合點。 電影中,有一處值得回味的小細節:故事進行到一半,主人公們躲入歌劇院地下室,划着小船從下水道逃了出去,拉福先生便是其中一員。他是歌劇院的指揮家,法國人,向來趾高氣揚,此刻卻灰頭土臉。只見他沉默片刻,突然將指揮時常戴的假髮拋入水流中,又折斷指揮棒,一同丟棄,就此,向社會名流的風光生活告了別。 這個略顯傷感的情節,若將之與拉福先生初登場的情景聯繫在一起,便能形成有趣的對比。拉福先生第一回出現,就是在樂團排練上。他嚴厲訓斥了演奏家們,繼而回了房間,一把摘下假髮,放好後,又往上面扎了一根銀針,不料頭頂卻傳來一陣痛楚。指揮家不可思議地看着桌上的假髮,接着揮舞髮梳,向其猛地一擊,結果差點砸暈了自己。 拉福先生是如此驕傲於他指揮家的身份,以至於和一頂漂亮的假髮,竟產生了肉身上的聯繫。丟掉假髮後,他跟隨其他人離開巴黎,到了鄉村中,依靠雙腳丈量土地,脫去華而不實的小皮鞋,與從前看不上的勞動階層打成一片。雖說他身上小市民勢利的一面,時不時會突然出現,招來不少麻煩,然而人性的光輝終究能夠戰勝分歧與虛榮心。電影中,英國人的接頭暗號是歌曲《鴛鴦茶》,歌中有言:“鴛鴦茶,雙人茶,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這原是歌頌愛情的曲目,放在故事裡,卻正契合拉福先生的轉變——從前只有“我”,現在有了“我們”。 李 懿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