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評《我是那一枚錯別字》 劉同學以“錯別字”擬人自比,認為真假難辨,令我想起《紅樓夢》一句假作真時真亦假”,尤其在這個人工智能發達的虛擬時代,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思考。焉知道別人眼中的錯別字,會不會曾經在某個時空裡,是一個可以被接受和書寫的文字呢?再來是由字及篇,我很欣賞第三段,尤其是“在繁複的語法間輕盈地跳”這一句,再套用一句潮文,我讀到的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雖然讀到最後一段,我有些許震撼,彷彿劉同學在拒絕我踐踏她的詩意殿堂,但我姑且留下一句在門外,還是跟《紅樓夢》有關的句子,曾有一位學者評論該書說:“整本書都是在求缺,人生的殘缺之處。”以此來應合劉同學這首作品的最後一段。——鳴弦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