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玩偶 那天看到人們搶購日本卡通角色“ 吉伊卡哇”金飾的新聞,眼界大開。想起前時和小友閒聊,扯到新近流行的玩偶“拉布布”。事緣一天老同學傳來相片,介紹她身邊放着的兩隻拉布布,說近來大熱;應該是她送給孫兒的禮物吧。這些東西已久遠不在我的意識範圍內,所以從不經心。那天隨意在手機上放大它的樣貌,直覺是怎麼小孩玩偶會表情忟憎?和小友分享這觀感,小友是兩個女孩的媽媽,會有比我貼地的評價? 誰知原來她也是這方面的外星人,其後她非常認真地訪問各方地球人,為的是讓我了解一下新時代的玩偶世界,好長些見識。問題發出去,她各地的朋友都熱情回應,瞬間便收到幾十條訊息,誠意十足。 細看這些資料,歸納一群年輕媽媽的回應,拉布布不但俘虜了小孩的心,也令不少成年人着迷。她們身邊很多朋友都會覺得可愛而瘋狂購買,也有不少人相當理性,了解玩偶形象變化和商業手段帶起的潮流效應,不會盲目搶購。不買的理由包括“紅了便不想擁有”的不隨俗心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都對本地設計師表示支持,此外也見到母親品味對子女的重要影響。 除了“得意”、“醜樣”,沒有人覺得忟憎,可見我的直觀純屬個人感受;我是從它緊繃的眉眼及一排獠牙而得的初步印象。再看金舖門前人們搶購的日本卡通角色,據說是來自漫畫中的倉鼠和小兔,性格脆弱膽小愛哭,讀者通過故事也能看到自己的軟弱和限制,內心深處的情緒會被挑動;漸漸倉鼠小兔等就成為人們寄託精神的恩物,商家則在其中看到無限商機,“谷子經濟”大熱。 即是說,玩偶世界再不是往日單純的童心表現,可以是社會心理側面的反映。形象包裝、故事配套、潮流力量、消費心理以至作者身世等共同打造一個“人氣角色”,成人小孩都參與其中,創造美好的生活願景。 吳淑鈿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