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看風景的貓)應節而食

應節而食



    季節在流轉的日子中變換,今天來到了立夏節氣;又巧合地逢上了農曆四月初八,乃佛誕、醉龍節、譚公誕三節於一天的好日子,節氣兼節日,我們可以堂而皇之應“節”而食了。

    中國人過時過節,都很懂得善待自己,找個適切的理由來張口大吃。立夏有“嘗三新”之俗,就是找三種在地時鮮菜蔬食材,在這天飽餐一頓。清人顧祿《清嘉錄》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夏日,家設櫻桃、青梅、麥,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見三新。”古人大都很虔敬,先把“三新”奉祀神明祖先,然後才食用。

    立夏日另有燒立夏飯、吃立夏蛋之俗。立夏飯是討鄰居之米共煮,然後分送回給他們,民間認為小孩吃過立夏飯,可防中暑。至於吃立夏蛋(雞、鴨、鵝蛋或鹹蛋皆可),則可以防夏天疲憊乏力,精神不振。看來都從健康角度出發,天時暑熱,易招病菌,防備為要。

    至於佛誕食俗,除了吃素之外,也可吃煙樨(又稱欒樨)餅。清代陳坤在《嶺南雜事詩鈔》介紹這種嶺南糕點:“布穀聲喧梅子黃,天時乍熱汗霑牆。何人不羨煙樨餅,漫說沙門浴佛湯。”煙樨是長在田邊的野菜,俗諺“四月煙樨滿路邊”,舂碎嫩葉濾取綠汁和粉蒸餅,是珠三角一帶在佛誕日的傳統茶粿,味帶草鮮而微甘,有清熱降毒之效。

    醉龍節吃龍船頭飯,也有保健康的寓意。不騙大家,在下從小吃到大。那時跟着長輩去排隊領取,還得自備大湯碗一隻來盛飯。分飯的叔叔很和善,看到是小孩,都多盛一些飯餸,還不住說:“多吃一些,吃過龍船頭飯,快高長大,身體健康,勤力讀書呵!”

    感謝他們的祝福,幾十年過去,無大病痛,還是好好活着,也好好吃着。



    彭海鈴



1

鮮花
25

握手
27

雷人
96

路過
8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