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未來 輕軌未來將有西線──青茂、青洲、筷子基、內港至媽閣,並籌劃一線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經東區、外港、南西灣至媽閣,這樣整個澳門半島輕軌成環網狀,再以輕軌站為中心延伸接駁公交或步行系統,基本實現公交網全覆蓋。 說到西線途經的地點,沒有太大討論空間,皆因從青茂至媽閣,中途必須途經青洲、筷子基及內港,首先考慮是走高架還是地底,當中路線會有微調,考慮因素如覆蓋人口多的區域,以及沿途建築物和地理地底條件的影響等。 看近日官員披露的訊息,似乎將西線分為兩段:青茂至筷子基、內港至媽閣。青茂至筷子基為較新開發的區域,尤其沿水的一側,有足夠的空間,高架、地底兩相宜。內港至媽閣段則是舊區,建築密集,道路也狹窄,挑戰重重。特別內港和沙梨頭一帶,幾無下駐之地,曾經有坊間意見提出內港沿岸填出五十米建堤,既擋潮水又可在堤上修築輕軌,當然前提還要處理內港一列碼頭;若不搬遷碼頭,在碼頭上方修築輕軌高架橋又如何? 另一條線大橋人工島經外港、南西灣至媽閣,近似二十多年前提出的環狀線,當年高架橋擬途經新口岸引發爭議,但時移世易,相信有推動的空間。 斯 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