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垂直的藝術村



    垂直的藝術村



    田中泓



    周末應香港朋友邀請,參觀其在工作室舉辦的小型展覽,在車水馬龍的灣仔軒尼詩道,離地鐵站二十分鐘,她的工作室原來位於一幢六十年代的“唐樓”內。

    該樓宇高十四層,在寸金尺土的香港來說並不算高,原本是一幢商住樓宇,有一部升降機,一梯兩伙,兩側各有一條獨立的走火樓梯連通各層。

    至於每個單位的面積都不大,有小的廚房(或改為儲物)、洗手間,然後是開放式的空間,雖然細小,但每戶單位都向街,所以都有玻璃窗,光線充足。

    起初我並不知道全幢大廈已用作藝術工作室,查網上資料,原來,該大廈自二○○三年進行翻新後,原來的大業主希望放讓單位,在一次本地藝術家的會議中得知他們尋找活動空間的困難,於是,大業主提供了場地供藝術工作者或團體使用。

    從二○○三年開始提供共十八個單位租出至今已經廿多年,成為香港運作最長時間的“藝術村”。

    我除了參觀朋友的工作室,還到各層參觀。大廈的升降機有點特別,就是向上和向下單向運行,如果在十樓要上十四樓,要搭升降機回到地下才能再上十四樓。因此,我選擇搭升降機上至頂樓,然後行樓梯往下逐層參觀。

    頂樓是兩個單位打通而成的書店,打通後空間都算大,原來是香港有名的獨立書店,我在書架上看到澳門的現代建築散步地圖在售賣。

    沿樓梯逐層往下,有手工麵包工作室、字體研究工作室、小型咖啡店、畫廊等等,在狹小的空間中展現無窮的創意。

    不論在港澳,藝術工作者都難於找到工作的空間。約十年前,在羅理基博士大馬路一幢樓梯樓被活化為藝術空間,由一個團體牽頭及管理,設有展場、藝術工作室、咖啡館。然而因獲資助的金額近年大幅減少,以致負責的團體離場,現在只成為個別藝術工作者的工作空間。

    一些藝術工作者則在私人市場中找租金較便宜的單位用作工作室。當然,空間的大小也影響到創作,所以一般來說澳門的藝術作品都不會太大,可見藝術工作者在港澳遇到的發展困難。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21

鮮花
61

握手
31

雷人
1

路過
5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