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排灣公屋及澳大明年開始供應再生水 供應石排灣公屋澳門大學 路環再生水站首期料明年竣工 【澳門日報消息】出席澳門電台節目的海事及水務局長黃穗文表示,路環再生水站分兩期建設,第一期工程預計明年第一季竣工,供水能力為每日二千五百立方米,料明年向石排灣公屋及澳門大學供應,其後第二期工程完工後再擴大供應至路氹城區。另外,政府計劃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污水處理廠旁建設一座再生水站,主要供應新城A區公屋等。強調澳門再生水主要用於沖廁和綠化灌溉。 黃穗文表示,澳門三面環海,境內缺乏自然淡水資源,約百分之九十九的原水依賴內地供應。自澳門回歸以來,用水需求大幅增加,二○二四年供澳原水量約為一億○五百萬立方米,較一九九九年增長超過百分之八十三。因此,保障供水安全穩定不僅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還需落實開源節流措施。 推動再生水應用是澳門節水及促進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特區政府遵循國家“節水優先”政策及非常規水源利用指導方針,近年積極推進再生水項目。再生水是經過深化處理後可循環利用的水,澳門再生水水質參照國家標準,涵蓋微生物、消毒指標等參數,確保符合衛生安全要求。 建兩再生水站保穩 她介紹,再生水的應用區域主要集中在已建有雙管道的區域,包括澳門大學、石排灣社區公共房屋及新城填海A區等。舊城區由於缺乏建設再生水管道的空間和條件,現階段暫不具備應用再生水的條件。為確保再生水供應的穩定性,政府計劃在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污水處理廠及路環污水處理廠旁分別建設一座再生水站。 二期擴至路氹城區 路環再生水站的建設分為兩期開展。首期工程於去年啟動,預計明年第一季度竣工,主要供水至路環石排灣公屋和澳門大學。第二期工程完工後,路環再生水站的供水能力將提升至每日一萬五千立方米,並擴大供應範圍至偉龍馬路地段及路氹城區。相關供水進度將配合路環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工程。 而人工島再生水站,預計今年下半年啟動設計工作。工程完工後,供水能力將達每日二萬五千立方米,向新城A區房屋等供應再生水。A區供應再生水進度,將與環境保護局密切合作。 用於沖廁綠化灌溉 黃穗文表示,澳門的再生水項目起步相對較晚,初期目標是再生水佔日常供水量的百分之五,隨着新城A區的落成,使用範圍和用戶數量將逐步增加。未來計劃將再生水比例提升至日常供水量的百分之十。強調澳門再生水主要用於沖廁和綠化灌溉,暫不用於飲用。再生水對澳門居民是一種新鮮事物,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展宣傳,尤其是針對石排灣公屋居民和澳門大學師生,因為他們將是首批使用者。 黃穗文回應海水化淡問題表示,澳門選擇再生水前曾多方考察,海水化淡是選項之一,但經過分析研究,考慮澳門的地理環境,海水化淡的成本遠高於再生水。澳門有完善的污水處理廠系統,經過升級後,其出水基本可達再生水水質,因此處理成本較低。 而關於水質的問題,黃穗文表示,澳門公共管網的出廠水符合直飲標準,但無法確保從街喉進入家居或高層大廈內部供水系統的百分之百安全,因此建議居民將自來水煮沸後再飲用,以確保安全衛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