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細節建設空中走廊 當局公佈東北大馬路空中走廊建設工程最新進展,指將按進度分區分階段圍封,以配合天橋樁基礎及橋樑結構等施工。相關部署體現政府在大型基建項目中兼顧效率與民生,社會預期在執行上將面臨諸多挑戰。 觀乎施工進度安排,分區分階段逐步圍封策略具合理性,能有效減少對城市整體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響,也便於施工單位集中資源推進各階段建設任務。過程中須注意及時、準確地向公眾發佈圍封區域、時間等詳細資訊,避免居民因不知情而陷入出行困境。 當局表明現有巴士運作不受工程影響,對依賴公共運輸的居民至關重要。東北大馬路是主幹道之一,即使巴士線路不變,其他車輛和行人須適應頻繁改道,通行效率或因施工區域壓縮而下降,若引導措施不足,可能出現混亂。如何在高密度城區中協調工程車輛與日常交通,避免車流較多的黑沙環一帶出現局部瓶頸,需更透明的交通疏導方案。當局應明確圍封區域替代路線、增設清晰臨時指示標誌等,提升公眾信心。 東北大馬路周邊住宅商舖密集,施工期間的噪音、塵埃管理及恆常作業規範,必須與居民和商戶充分溝通。當局謂今年二至四月已落區走訪商戶五次,惟往後工程才是“戲肉”。相關部門必須不斷優化施工管理和協調,定期發佈環境監測數據,善用已設立的社區聯絡機制,充分考慮居民利益,妥善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確保工程按時、高質量竣工,減少潛在矛盾。 空中走廊作為立體交通網絡的一部分,樁基礎和橋樑結構施工難度較高,尤其在澳門地質條件複雜的區域。倘進度理想,東北大馬路空中走廊料於二七年中竣工。當局宜公佈階段性節點如樁基完成期限,有助社會監督進度。過去澳門公共工程不乏延誤或超時,此項目能否成為高效範例,考驗政府的執行力。 總體而言,是項工程體現澳門推動“步行友好城市”的決心,但細節決定成敗。當局應嚴控工程進度,加強資訊公開與民意反饋,確保公共建設真正便民利民。 夏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