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集封面 胡權釗 ![]()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各界舉行慶祝 澳門回歸祖國邁向美好明天大巡遊。 潘德昌 ![]() ⬅橫琴口岸 郭敬文 ![]() ⬆興建中的澳門大橋 嚴 芳 集體記憶的載體 日前,澳門攝影學會出版了《濠情二十五 · 共築中國夢》澳門回歸二十五周年紀念攝影集。以往除了向本地影友徵稿外,還會邀請海內外攝影家創作,今次則以本土攝影師作品為主,我也有幸參與其中。這本攝影集匯聚了四十一位作者、一百七十一張作品,充分展現了澳門本土攝影風格及其發展方向,是部具學術與文化價值的影像誌。 攝影集分為五個章節,內容豐富且主題鮮明。其中,“回歸瞬間”章節生動再現了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通過鏡頭捕捉到歷史的瞬間與細節,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這一章節不僅記錄了回歸的宏大場景,更通過人物的表情與動作,展現了澳門市民的喜悅與自豪,充分體現了攝影在記錄歷史的獨特價值。 “滄海桑田”章節聚焦於澳門廿五年來社會的變遷與發展。攝影師們通過對不同時期城市景觀的對比,尤其是大型建設、民生工程及交通建設場景的畫面,展現了澳門從傳統漁村到現代化都市的華麗轉身。這些作品不僅記錄了城市的外在變化,更體現了攝影在記錄時代變遷方面的強大功能,讓觀眾清晰地看到澳門在廿五年間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琴澳共鳴”章節關注了澳門與橫琴的融合發展。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澳門與橫琴之間的聯繫日益緊密。這一章節通過記錄兩地在基礎設施、經濟合作、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成果,展現了澳門在大灣區建設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作用。記錄了兩地融合發展的生動場景,傳遞出區域合作的積極精神。不過,可能由於徵稿時間緊迫以及影友對橫琴深度合作區攝影題材關注度相對較弱,該章節的作者參與人數相對較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章節內容的豐富度。(一) 陳顯耀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