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櫻花樹下)當信任崩塌時

當信任崩塌時



    今年三月Netflix 推出英國迷你影劇《混沌少年時》,短短四集便引起廣大迴響。雖然最初的宣傳焦點是每集畫面均以“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完成,但故事講述一名十三歲少年因涉嫌謀殺女同學而被逮捕,背後剖析青少年犯罪的複雜成因更發人深省。

    當我們聽到“十三歲殺人”的新聞,大部分成年人的反應如同主角的父母一樣:“搞錯了吧,怎麼會是他?他只是個孩子。”直到在警察局偵訊時親眼看見證據,父親的否認轉為驚恐,一句“為甚麼要這樣做?”的反問如同一面鏡子。其實成年人對青春期的了解十分有限,有時我們習慣將青少年的行為問題歸咎於家庭教育。然而,劇中故意去除這類刻板印象,將主角的家庭背景設定在看似正常的和諧家庭中。當孩子並非在“問題家庭”裡成長,為何仍會走向極端?

    談及青少年,往往離不開網絡。這是他們的日常娛樂,也逐漸成為階級與權力的戰場。如果我們仔細看主角的家庭互動,就會發現真正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並不只是網絡,而是一連串看似平常,實則帶有強烈訊號的舉動與溝通模式,潛移默化地塑造了少年對世界的理解和反應。

    全劇最扣人心弦是第三集心理師與主角的深度對話。兩人在過程中層層推進的拉鋸,帶領觀眾看見少年內心的混亂與壓抑。他渴望脫離父母的掌控,在同儕間尋求身份認同,試圖以扮演強者來掩飾內心的不安與自卑。

    孩子們的世界,往往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殘酷。在無數次未被看見的時刻,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角色不斷來回切換。男主角在校園裡被同學吐口水、嘲笑為“非自願單身者”,於是他學會這個群體的潛規則:沉默、隱忍。倘若我們無法理解孩子的困境,他們只會更用力把情緒藏起來,直到某天以最激烈的方式爆發。



    櫻    花



45

鮮花
93

握手
66

雷人
59

路過
7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