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飯 近期“吉卜力風”的AI繪圖在網上引起轟動,人工智能幾秒完成的圖案,不免變調得走火入魔,多看有催吐效果。吉卜力一向“以慢工出細貨、出手即經典”著稱,媒體最愛舉的例子,就是動畫《風起了》中一個僅四秒的人群場景,動畫師山森英二耗費了十五個月才完成。 在日本的青森、橫濱等地看過好幾次吉卜力展覽,我首次去東京,就特意去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朝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吉卜力那刻在骨子裡的認真、細心和究極。各種形態的雲的素材集合、中外的磚和牆的速寫、各國的城堡和橋樑……就連它首部3D動畫《安雅與女巫》中,人物踏進一攤水引起的波紋和光影反射,都是反覆計算和修正的結果。 被戲稱為“吉卜力飯”的美食畫面雜錦,備受愛戴。有觀眾曾在吉卜力的官方平台上留言問:“為何你們動畫裡的食物,看起來總是讓人食指大動?”製作人鈴木敏夫笑說,其實很多料理都是宮崎駿本人親手做過的。所以那不只是畫得好,而是背後真的有“煮過、聞過、吃過”的記憶。 人的記憶,正是吉卜力的動畫能溫暖人心的秘訣。吉卜力的出品難以被AI取代,因為比的不是資料搜集的勤奮,而是日常點點滴滴的五感記憶。 《幽靈公主》裡的痞瘩和尚為了讓男主角恢復體力,在野外用鐵器煮出美味的味噌粥,多了一份鄉土氣息和溫暖之餘,還呼應了冶鐵的故事橋段。除了《龍貓》裡的鐵飯釜,《哈爾移動城堡》裡的培根煎蛋、《天空之城》的荷包蛋、《魔女宅急便》的美式鬆餅,也是用平底鐵鍋來煎,隔着屏幕才聞得出那誘人的焦香。更重要的是,從鍋的狀態能看出主人的狀態——時日和努力生活的留痕,鐵鍋有好好油養過。 叫AI自動生成嗎?它自作主張換成了不鏽鋼,就不對味了。 卡 比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