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才能像個人? 幾年前老婆買了好幾盆植物回家,說要給家裡添些生氣,養植物可以改善家居空氣,最重要是增加色彩及提高家居設計感。小盆栽不貴,放在家裡效果非常好,但問題其實和生孩子一樣,多出來的人與物,花錢事小,養護的責任才是大問題。由於我們工作都好忙,植物沒有得到良好的照顧,不是經常缺少水分和營養,就是因為缺乏溝通,我淋完水以後,家人同日又分別淋水,結果買回來的植物,三兩個星期之後,通常不是缺水乾死,就是被浸壞爛根而死。 後來,應該是我開始沒那麼忙的那段時間裡,看着那些將死的植物好可憐,又覺得不斷丟棄買新太浪費,就決定試試能不能把那些植物救回來。上網查一查養植指南,把乾硬的泥土翻鬆,給植物換盆,剪掉壞死的枝葉,補水加營養。最重要的是,把植物放在家人不能輕易干擾養植的位置,免得他們多事……最終,好幾棵植物是救回來了,一年來還是好好地活在我的家裡。 某次,老婆看見我夜晚沒有在看電影,一個人在廚房給植物修剪枝葉,就笑說“都說很多麻甩佬人到中年,就開始喜歡養魚種花,原來是真的”,後來我想想,好像倪匡移民外國那幾年,在家裡就是用這兩個愛好消磨時間。到我自己種過花草之後,才發現看着自己把植物和動物照顧好,救得活,活得好,有生氣,確實很有滿足感。這種小成就,其實就和我們把家庭照料好、把家人照料好一樣。年輕的時候往往只顧自己,成就就是個人的成就,那時候養草草死,養魚魚死,養人也採取不負責任的態度。有些事,可能真的要到了歲數,才會省悟,才會改過。 我們以前看到很多不對的事,都因為利己採取視而不見,甚至存心破壞。而終有一天,我們看不過眼,我們不忍心,我們才總算像個人。 陸奧雷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