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兒童經常趷腳行路要注意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兒童經常趷腳行路要注意



    家長有否察覺到自己的小孩時不時踮腳行路?對於剛剛學步的幼兒,他們的神經和骨骼肌肉系統仍在發展中,這種現象屬於正常的步態變異。如果幼童懂得獨立步行後,再過半年或以上時間仍有踮腳步行的情況,且孩子沒有已知的疾病或損傷,則有可能屬於原因不明的踮腳步行(Idiopathic Toe Walking)。



    在一般人的步態周期中,在行走踏出腳步時,足跟會首先接觸地面,接着整個足底逐漸接觸地面,身體重心會由後足逐漸前移至前足,足跟會開始離開地面,最後腳趾亦會離開地面,下肢接着向前擺動。而踮腳步行的孩子步態周期顯著不同(圖一),他們踏出腳步時通常是由前足或腳趾先接觸地面,並主要由前足承受體重,足跟整個過程未曾接觸到地面,亦因此缺乏足跟逐漸離開地面的階段。踮腳步行可能與某些疾病或損傷有關,例如:腦性麻痺、神經肌肉萎縮、脊椎損傷等,如果排除了這些已知原因,則可能被診斷為原因不明的踮腳步行。

    原因不明的踮腳步行會影響孩子步行時的穩定性,以致他們容易絆倒或跌倒。同時,因為步行時下肢的生物力學有所不同,孩子可能容易感到下肢以至腰臀部位不適甚至疼痛。此外,長時間的踮腳步行,會容易演變至足部及小腿肌肉攣縮、肌肉力量減弱以及足踝活動度受限等,進而增加受傷的風險。因此,對於原因不明的踮腳步行建議及早介入,以協助建立有效的步態,改善潛在的平衡及動作困難,並預防適應性的肌肉攣縮及關節活動度受限等。

    對於原因不明踮腳步行的物理治療介入,物理治療師會通過病史了解關節、肌力、步態、平衡及動作發展等進行評估,制定適合的治療計劃改善情況。以下是物理治療介入中,常建議家長協助小孩在家中進行的簡單遊戲活動,家長們可以參考在家中和小孩一起練習。

    小腿伸展:採取弓箭步的姿勢,伸展小腿後側肌群,緩解緊繃情況(圖二)。

    小腿肌力訓練:一、讓孩子蹲下,稍微向後移動重心,拾起後方的物品,並放入前方的籃子內,可訓練小腿前側肌群力量(圖三)。二、孩子站在牆壁前並保持適當距離,保持膝蓋伸直,試着僅利用踝關節的動作緩慢地前傾身體,讓雙手可輕輕觸碰牆壁上的貼紙,然後回到原位,可訓練小腿後側肌群力量(圖四)。

    軀幹核心肌力訓練:一、臀橋運動——平躺屈膝,腳板貼地,慢慢抬起臀部,以訓練腰臀部的力量與控制(過程可以請小孩想像自己是一座橋,讓車輛在橋下通過)(圖五)。二、船式姿勢——坐着地板保持軀幹正直,逐步抬起雙腳和雙手,以訓練腹部的力量(過程可以讓小孩想像自己是一艘船,在海上平穩地航行)(圖六)。

    最後,若家長觀察到小孩經常踮腳步行,在多次提醒後仍未見改善,建議盡早尋求醫療專業人士的意見,以便及時介入。



    澳門物理治療師公會



    盧志偉



    模特兒:馮靖維



    (註:以上資訊純屬參考,若有進一步問題,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92

鮮花
90

握手
29

雷人
75

路過
4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