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陽關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兒時讀此詩,父親說從前出了陽關便離開中原,是荒涼之地。長大後愛出走遊蕩,心心念念要行畢絲綢之路。 三十多年前,從西安出發,一路朝西,走中國境內一段絲綢之路,經酒泉、嘉峪關入敦煌,北往玉門關再轉進新疆。待離了敦煌才想起,陽關故址就在敦煌的西南方不遠處,竟然忘了過去。 陽關,始建於西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四郡之一是敦煌,兩關即陽關、玉門關,由漢長城相連,同是古代邊防前哨。敦煌北行出玉門關,南行出陽關,兩關分扼天山南北路咽喉,乃漢代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關隘。 出了陽關或玉門關,便是西域。 古籍記載:“玉門謂之北道,西趣車師前庭及疏勒。”出玉門關,沿天山南麓西行,經車師(今新疆吐魯番),和龜茲(今新疆庫車)到疏勒(今新疆喀什)。若繼續西行,經大月氏(曾遍佈河西走廊、中亞、南亞的遊牧民族)、大夏(今阿姆河以南,興都庫什山脈一帶)抵安息(今伊朗),再轉往印度或歐洲各國。 車師,都城為交河,對,就是著名的交河古城,西北通烏孫(今新疆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交界處)。疏勒,八世紀後期被喀喇汗國併入,喀喇汗國,史上首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國家,盛期統治地包括今天的哈薩克斯坦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塔吉克斯坦等。大夏,約是今天的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位置。 西域,很熟悉的名字,也很陌生,委實說不出究竟是哪。翻了一堆書,再對照地圖,多少弄明白自幼在武俠小說裏看到的西域大約位置:西漢時統稱西域三十六國主要所在地的新疆,再前行,中亞五國,全屬史書上西域的範圍內。 (一) 程 文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