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裝備 迎接未來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社會訂立這天假期,旨為提醒重視勞動價值,員工注意適當工作與休息,勞工權利得到應有保障。 澳門回歸祖國逾廿五年,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各項建設事業顯著進步。成就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的汗水和智慧。今年是現屆特區政府開局之年,行政長官闡述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時,對各項工作謀劃佈局,強調“改善就業”是“解民憂、紓民困、惠民生,全力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首要任務。 在全面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當下,重大工程項目有序展開。要實現法治澳門、活力澳門、文化澳門、幸福澳門的美好願景,需每一位平凡的勞動者參與其中、共同努力,眾志成城。 政府正全力拼經濟、振消費,積極“破局”。穩就業、增收入,居民消費才有底氣。全社會應多保障勞動者的合法合理權益,穩住打工仔“軍心”,保得住“飯碗”,工作有底氣,更有信心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勞動節作為強制性假日,不僅是尊重勞動、崇尙勞動的象徵,更應成為檢視就業政策的契機。本澳經濟結構深度轉型,邁向適度多元,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來新的工作崗位、工作方式,聘用途徑多樣化,用工概念、職業界限漸模糊。加上人工智能等急速發展並普及應用,未來的職場環境必將迎來重大轉變,多元化多層次就業需求,倒逼規範監管與權益保障必須跟上。政府及各界有必要未雨綢繆,以高質量穩定就業為目標,透過加強持續進修、在職培訓、創業培訓、技能培訓、產教融合等,增強各行業職工的競爭力,為本澳多元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智力支撐。 勞動者必須與時俱進,認清本澳未來發展方向,在經濟大環境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當下,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積極裝備自己,增加自身職場競爭力,更好應對未來挑戰,實現更大的人生價值。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