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民國澳門球類發展

    民國澳門球類發展



    西方球類項目早已在十九世紀初傳入澳門,到上世紀初,足球、桌球及網球已有所發展,籃球、棒球和板球等球類,亦曾在澳門出現過。

    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成立,澳門華人的體育活動更加開放和活躍。一九一四年成立的澳門首間英文學校,開展足球和乒乓球等活動。進入二十年代,華人與葡人體育會紛紛成立。一九二五年成立的南華體育會,開展足球、籃球、排球、網球、桌球、乒乓球等項目,都是會方大力推廣的球類項目。士砵亭體育會、利宵曲棍球隊、文員網球會等葡人體育社團,主要發展足球、曲棍球及網球等項目。三十年代,活躍於澳門體壇的華南體育會成立,除重點發展乒乓球外,還大力開展足球、籃球及排球等項目。此時,華人與葡人體育會紛紛舉辦比賽,還經常相互進行球賽交流。

    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不少內地學校遷到澳門繼續辦學,除開展本地已發展的球類活動,還帶來一些新開展的項目。壘球成為當時不少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還經常與外地球隊進行交流比賽。

    民國時期,澳門乒乓球、足球、網球等項目,曾處於鄰近地區領先水平。三十年代的澳門乒乓皇朝,更曾一度登上我國乒壇最高位置。民國末期,由於澳門社會經濟嚴重衰退,體育人才流失,球類發展已無復當年之勇。



    梁洪波



24

鮮花
75

握手
29

雷人
55

路過
3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