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現身說法《春之祭》 有些作品一定要在音樂會方能領略其真貌,現場欣賞《春之祭》後,至今耳蝸仍被那股震撼填滿,如咆哮的銅管,粗暴的弦樂、高吭的木管,狂暴的打擊樂器,音樂的一動一靜,那種極端的動態和鮮活感,絕非一對揚聲器所能表現。影響所及,我把一堆靚聲的《春之祭》唱片暫時放下,拿出這張來欣賞。 史特拉汶斯基認為必須親力親為才能準確詮釋自己的音樂,故一向熱衷親自指揮作品,並進行錄音。至立體聲時代,他帶領數個美國樂團(主要為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再次灌錄多部作品,除《春之祭》、《火鳥》、《帕特魯斯卡》等芭蕾配樂,還包括《普契奈拉組曲》、《詩篇交響曲》及《C大調交響曲》等作品。錄音年份為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七年,以今天標準來說,樂隊音響的動態雖有點壓縮,但整套唱片保留均衡的管弦樂音色,聲音逼真傳神。 □曲 揚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