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將研究全年齡段的情緒認知管理普及教育 ![]() 柯 嵐 強化文體建積極正向生活思維 柯嵐:研情緒管理普及教育 【澳門日報消息】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將透過強化文化和體育兩範疇的前線守護功能,推動公眾建立積極正向的生活模式、思維模式、情緒模式。同時,將邀請專業機構聯同不同部門研究全年齡段的情緒認知和管理普及教育,強化公眾關注身心健康。 入托起教情緒管理 議員黃顯輝關注心理健康政策,認為政府未來會如何做好跨部門合作提高關注居民身心健康。柯嵐回應稱,身心健康不是一個醫療問題,而是要建立積極正向的生活模式、思維模式、情緒模式。因此,如何建立更健全人格是長遠的工作,需要有短、中、長期的措施。在社文範疇就是要強化文化和體育兩方面,因為文化可以滋養心靈、豐富生活;體育除可鍛鍊身體外,對青少年更大的功能是學會如何面對輸贏,除了學會團隊合作爭取勝利,在遇到困難時亦會怎樣面對逆境。所以,文化和體育能起前線守護功能。 她稱,將邀請專業機構聯同不同部門研究全年齡段的情緒認知和管理普及教育。希望從托兒服務開始做起,因為好的情緒管理是從小開始。小朋友的情緒管理好,家長的情緒應該也都會管理得好;家長情緒管理得好,小朋友的情緒也都會更好,這個是一個良性互動作用。 心理治療名額一萬 柯嵐提到,衛生中心現已設立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療的門診,在非牟利團體亦將心理治療資助名額提高百分之一百三十五,現已達到一萬個服務名額。教青局和社工局亦有一系列長期工作,包括校園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心理健康的教學課件,以及“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與身心健康的工作小組”;在社區也有精神健康宣教,以及廿四小時線上、線下對話的平台等,旨在透過系統性心理健康的建設工程,提升整個社會的幸福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