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已基本完成中醫藥產業發展上中下游制度建設 上游臨床試驗 中游建廠檢測 下游審批出海 政府助建中醫藥業全鏈條 議員張健中、陳澤武、施家倫均關注到中醫藥及大健康發展。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特區政府已基本完成中醫藥產業發展上中下游制度建設。 質量管理增認受性 產業鏈上游主要是研發,核心是開展藥物的臨床試驗,數據指標在國際上得到認可,是認受性的關鍵。GCP(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已於三月生效,通過GCP,增加國際對澳門藥物科研的認受性,提升本澳醫療機構科研競爭力,也促進開展更多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澳科大已申請與外地藥企合作,開展一項藥物的多中心臨床試驗,GCP不祇增強國際對澳門藥物開展臨床試驗數據的認受性,也可作為一種產業發展。 澳門註冊橫琴生產 產業鏈中游主要做好兩方面,包括藥廠的建設、中藥的檢測工作。藥廠建設方面,使本澳製藥廠能符合GMP(藥物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監局堅持持續向製藥廠提供GMP建設全過程的指導服務,本澳製藥水平正逐步提升,但理解不是所有本澳藥企都有自己的藥廠,故有了“澳門註冊+橫琴生產”模式,在橫琴符合標準的中成藥可以直接在澳門申請註冊,目前已有十一宗申請,其中五宗已經獲批。另一方面是藥品的檢測,澳門大學的澳門檢測中心已經成立,可以作為第三方的檢測機構,提供中成藥註冊檢驗+上市後的監督檢驗,並可與中醫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助力制訂中藥的國際標準。 藥房准照聯合審批 產業鏈下游是最主要的努力方向,第二季在“商社通”推出藥房及中藥房准照聯合審批系統。同時開拓海外市場,藥監局積極與業界、法律界、大健康業界一同開拓海外市場,在當地更快地完成註冊業務。柯嵐希望由政府搭台打開一條路後,將來業界可以“行得順”。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