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將開展“少子化趨勢對澳門教育系統的影響和應對策略”研究 ![]() 龔志明 前瞻建立具彈性教育系統 教局研少子化對教育系統影響 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回應多位立法議員關心少子化問題時提到,就少子化對於本澳教育體系會將產生若干影響,為此,教青局將開展“少子化趨勢對澳門教育系統的影響和應對策略”研究,作出比較科學的規劃預判。 穩定隊伍提升質量 柯嵐指出,希望透過該研究達至三個目的:一是穩定教師隊伍、二是提升教學質量、三是前瞻性建立具彈性的教育系統。將從六方面來開展研究,包括未來教育的規模和出生率的關係;學生生源的結構和組成;未來教師團隊的規模;優化教育資源和學校的分佈;收生不足學校的支援措施;學校環境的優化。 “體育六招”年內推 至於活力校園實施方面,柯嵐表示,設有“體育六招”給學校,旨為培養在學的學生,可對個人體質有一定了解,除了學校做運動外,回家也可做到更多運動。教青局表龔志明補充,“體育六招”料今年推出,包括提升學生運動時間至每天至少四十分鐘,並設學生達標工程和小任務;推出學生體育體質的成績表,讓家長一同重視。學校方面,透過資助計劃,讓學校購置體育設備,透過另一個資助計劃,鼓勵學校在周六日舉辦聯校比賽,發掘學校的空間資源。最後,設活力校園嘉獎計劃,務求全方位推動學生的體育運動的習慣和興趣。 新城A區將建八校 立法議員葉兆佳和李振宇對教育基金的審批流程及優化工作表示關注。龔志明指出,今年教育基金的學校發展計劃進行多項優化,包括電子化簡化流程,以減輕學校的行政負擔,並優化資助發放機制。 葉兆佳還關注教育公平問題,強調每所學校的起跑線不同,建議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學校制定相應的資助比例。 龔志明回應,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澳門的教育被評為全球最公平。他提到,許多學校透過藍天工程改善辦校環境,未來新城A區將新建八所學校,期望本地教育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 立法議員羅彩燕建議少子化下深化小班教育。龔志明表示,回歸後,非高等教育每班由四十五人逐漸降至每班二十五至三十五人。強調小班教育並非學生人數越少越好,亦需要顧及群育發展。當局透過老師轉任等不同措施,支援穩定教師團隊,近三年有三百名老師轉到其他教育階段工作。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