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教與學 推動AI教育 為應對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與立會辯論社文範疇施政方針時提到,澳門教育改革將圍繞AI方向推進。希望推行人工智能的全學段教育和全社會的通識教育。 近年AI加速滲透人們生活,接觸、學習和應用AI引起大眾關注。AI教育方面,政府規劃從基礎教育到終身學習的全學段體系,研究每所學校配備一個AI教室。逐步規範AI課程的課時,並對標科技強省廣東省的標準。科學館推出的分級AI課程,滿足不同群體需求,以及推出線上線下AI講堂,普及相關知識和技能。然而,上述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硬體設施的支持,更需要AI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 傳統教育以知識灌輸為核心,AI則能快速處理海量信息,單純記憶不再具備競爭優勢。教育目標應轉向培養創新思維、批判性思考及適應未來變化能力等“軟技能”,這些考驗教師的角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引導者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者。教師不僅須要掌握AI技術的基本原理,還須具備將AI融入教學實踐的能力,如在教授AI防騙知識時,教師須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和長者理解技術背後的邏輯;在AI原理課程中,教師則須引導學生探索技術的應用場景。 要推進澳門AI教育,政府須要加強教師隊伍培訓,緊扣AI教育的需求,針對不同教育階段和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分層設計AI培訓課程,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相匹配。培訓也應注重實踐導向,通過模擬教學,讓教師熟悉智慧教育工具的使用。加強跨區域合作,借鑒廣東省等鄰近地區的先進經驗,開展教師交流與聯合培訓,提升本地教師的技術與教學水平。 AI教育的推進不僅是技能的革新,也是教育理念與教師角色重塑,在過程中,須要平衡教師隊伍的穩定性與專業成長,確保教育改革不會因師資斷層而受阻。通過系統化的培訓與支持,教師才能成為AI時代的教育中堅力量,更好實現這場科技與觀念轉變的浪潮中“一個都不能少”的目標。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