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嘉賓為國際傳播周主持啟動禮 ![]() 院校代表宣讀“講好中國故事”澳門宣言 國際傳播周探AI與媒體未來 科大與兩內地高校簽協議深化合作 【澳門日報消息】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等合辦的“第十一屆澳門國際傳播周”昨開幕,以“人工智能與媒體未來”為主題。科大副校監兼校長李行偉冀藉活動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成為推動本地文化躍遷的橋樑,澳門如何在科技賦能下延展其文化話語影響力,重塑在全球傳播網絡中的位置。 開幕禮昨日上午十時半於科大N101大禮堂舉行。中聯辦教青部高校處處長岑嘉儀,新聞局長陳露,李行偉,科大副校長唐嘉樂,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張勇慧,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孫瑋,教青局高教廳長許嘉路,文化局文創產業促進廳長何鴻斌,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長馬裕玲,澳門基金會活動處長黃麗莎,澳門日報助理總編輯陳文戈,澳廣視中文電台新聞及資訊節目科經理梁安琪等出席主禮。 李行偉致詞稱,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澳門不僅是科技影響的接受者,更可能成為文化創新與傳播方式再造的實驗場。願本屆傳播周成為思想與實踐的深度交匯,一場在不確定中尋找意義的探索之旅。 張勇慧鼓勵學界與地方政府、文化產業、科技企業協同合作,讓理論成果轉化為國際傳播的“中國方案”,讓中國故事成為世界故事的章節,讓中國聲音成為全球對話的積極力量。 孫瑋說,“澳門傳媒研究中心”是兩地高校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協同合作的前沿嘗試,在高校服務國家戰略層面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展望未來,將謀劃在人工智能方面與科大展開進一步的合作。 促交流育人才 同場,教師代表宣讀“講好中國故事”澳門宣言。在唐嘉樂及張勇慧見證下,科大人文藝術學院院長張志慶與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明新簽署合作協定,將在中青年學者學術交流、研究生培養、調研項目等多層面密切合作。科大人文藝術學院副院長孫瑱與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邱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學術交流、師生互訪、產學研結合等方面深化協作。 傳播周期間,來自新加坡、內地及港澳等地學者在多個分會場,將就人工智能時代的媒介實踐及文化敘事等展開探討。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