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比米粒還小的心臟起搏器面世



新型起搏器寬度為一點八毫米,長度為 三點五毫米,厚度為一毫米。

新開發的心臟起搏器體積比一粒米還細小

微型心臟起搏器的導入器

論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學的約翰 · 羅傑 斯教授。

    比米粒還小的心臟起搏器面世



    美國西北大學近日發佈公報說,該校領銜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的臨時心臟起搏器比一粒米還小,可通過微創手術植入體內,特別適用於治療先天性心臟缺陷的新生兒。

    研究團隊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臨時起搏器對術後及其他情況下出現短暫心動過緩(心率偏低)的患者非常重要。傳統的臨時起搏器需要通過侵入性手術,有很大風險。

    論文作者之一、西北大學的約翰 · 羅傑斯教授說:“兒科心臟手術迫切需要臨時起搏器,而這一應用場景設備微型化具有決定性意義。就人體承受的器械負荷而言,體積越小越好。”

    研究團隊開發的新型起搏器寬度為一點八毫米,長度為三點五毫米,厚度為一毫米。研究人員使用光控系統大幅縮小了起搏器的尺寸。同時,還用一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簡單電池作為起搏器的電源,當起搏器的電極與周圍的體液接觸時就會產生電流,從而無需外部電源或導線。此外,起搏器的所有組件都具有生物相容性,當使用壽命到期後會分解或被身體吸收,無需手術取出。

    據介紹,與微型起搏器搭配使用的還有一個放置於患者胸部的小型、柔軟、靈活的無線可穿戴貼片,當貼片檢測到心律不齊時就會自動發出能穿透皮膚、胸骨和肌肉組織的光脈衝信號,以激活起搏器。在動物模型和人類心臟組織中的演示結果顯示,該裝置能在小鼠和豬等動物模型以及取自器官供體的人類心臟中控制心臟起搏。

    與此同時,西北大學的實驗心臟病專家埃菲莫夫說:“我們的主要對象是孩子,大約百分之一的兒童出生時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無論他們生活在資源匱乏還是資源豐富的國家。好消息是,這些孩子在手術後只需要暫時性起搏,在大約七天左右的時間裡,大多數病人的心臟會自我修復,但這七天絕對是至關重要的。現在,我們可以把這個小小的起搏器放在孩子的心臟上,用一個柔軟、溫和、可穿載的設備來刺激它。而且不需要額外的手術來切除它。”

    研究人員表示,該裝置的技術還可能有更廣泛的應用,包括幫助神經和骨骼癒合、治療傷口以及阻止疼痛。



    水    登



91

鮮花
60

握手
62

雷人
44

路過
5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