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認識 接觸 喜愛



電影《蕭邦的青年時代》

    認識  接觸  喜愛



    知道著名鋼琴家蔡崇力,將於五月十三日晚,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舉行《至愛  蕭邦》鋼琴演奏會時,我有種憶舊的衝動。

    我不敢說波蘭作曲家蕭邦是我的至愛;但蕭邦是我喜愛的作曲家之一,卻千真萬確。然而這種喜愛,是有深厚基礎的,是承接於上一輩的。

    認識一位作曲家,到接觸一位作曲家,到喜愛一位作曲家,就我而言,道路是漫長的。遠的不說,就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吧!在我們這座南方小城,蕭邦只在知識分子群,或只在一些高中學生間悄然流布。那些年月,通過音樂會去聽蕭邦實在不可能!幸虧有書,像一九五O年四月三聯書店出版,嚴良堃所著的小叢書《蕭邦》,像一九五一年八月上海萬葉書店印行的、豐陳寶所譯的《貝多芬及浪漫樂派》一書中就有蕭邦(當時譯為索班)的介紹。類似書籍,雖種類不多,但聊勝於無,並確然寶貴!當然,更有效地認識蕭邦,當是憑藉電影:一九五二年由波蘭拍攝的《蕭邦的青年時代》;尤其一九四五年一月首演於美國,後來引入我國的《一曲難忘》,在知識階層中引起的震動是巨大的。因為,介紹蕭邦的書籍,只有文字;而電影,則還有演員再現蕭邦,更難得的是有蕭邦音樂。有人甚至說:“我知道蕭邦和第一次聽到他的鋼琴曲,就是從這部電影(指《一曲難忘》)開始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年齡尚小,對蕭邦存好奇,乃上一輩人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隨師研習小提琴。蕭邦所創的絕大部分都為鋼琴曲,所以,我最初只瀏覽過他的,被改編為小提琴獨奏的《瑪祖卡》(作品七之一)、《夜曲》(作品九之二)等。先生曾對我說:“不能只沉迷於小提琴曲,必須大量聆賞其他樂器的演奏。”在他所提到的作曲家中,就有蕭邦!蕭邦幽微深䆳、雅趣盎然的《夜曲》,就是我在那個階段有意識地涉攝的。



    沉  媛



29

鮮花
29

握手
100

雷人
100

路過
9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