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驚世界殊 儘管一直被吐槽,但不爭的事實是,但凡亮相央視春晚的節目都可能一夜爆紅,扭秧歌的宇樹“大黑個”機器人便是其中之一。談到機器人,一九九六年春晚由蔡明、郭達搭檔演出的《機器人趣話》,令人印象頗深,尤其郭達自嘲“我非抽自己一個大嘴巴不可”時,“善解人意型”機器人妻子那幾記耳光,令人捧腹。 坦白說,此前出現於小品、國產影視作品中的仿真機器人,無論是《你好,安怡》中戚薇所飾之機器人保母,還是《非誠勿擾3》裡舒淇扮演的梁笑笑,即使再發人深思,也不過是文藝創作的軟科幻作品。然,今夕不同往日,雖無真人之皮囊卻能跳舞、開汽水、煎多士,甚至迴旋踢的機器人頻頻亮相,舉手投足間彰顯出不容小覷的科技實力,硬核書寫BOT(機器人)之進化史。 現時的機器人領域,就如同十年前的電動汽車領域,是待開拓的萬億元級別戰場,一名機器人公司高管如是說。面對如此新藍海,我國相關企業又怎會錯失佈局良機?這邊廂,和宇樹科技同為該領域頭部企業的優必選、智元、眾擎、樂聚、小米科技、傅利葉智能等,均借力具身智能(將人工智能融入物理實體,賦予其同人類一樣感知、學習及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催化人形機器人進化,爭當領跑者。那邊廂,憑實力改變電車市場“特斯拉獨大”局面的車企,亦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基於技術同源性等有利因素,跨界起跑或能彎道超車。 隨着科技領域越來越多亮出來的成績單,我們篤定,二○三五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絕對不只是口號。在科技強國路上,越來越多“宇樹們”肩負起責任與使命,在選定的賽道上厚積薄發、奮勇爭先。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低空經濟領域,均堅持用實力說話。 回顧二○二四年,粵港澳大灣區搶灘低空經濟應用方面的探索成果,在被業內公認的低空經濟元年,就走在了前列。作為“近鄰”之珠海,提出打造“天空之城”的發展方向,並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中首次設立低空經濟館,展出的先進國產無人機令人眼花繚亂。事實證明,低空經濟產業大有可為——原本作為玩笑之“打飛的”已成現實,受益於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深圳到珠海原本兩小時左右的車程被縮至二十分鐘;珠海新推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住宅”,通過設置在每戶露台上的無人機停機坪,讓業主足不出戶即可享受無人機配送服務。這些放在以前,可都是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場景。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雖然,面對高精尖領域,我們只是圍觀路人甲乙丙丁,但當國力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多的夢想照進現實之際,圍觀者們亦發自內心感到自豪,舊日“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之感慨再度浮現腦海。 前路漫漫,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蟲不語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