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品老舍《茶館》的澀與趣 對於《茶館》裡一隻家鴿惹起的爭端,老舍借茶館夥計李三答覆松二爺的詢問,對此事內幕作了交代,原來不過是“張宅的鴿子飛到了李宅去,李宅不肯交還”。從劇情來看,當時京城附近的農村人窮困到了普遍要賣兒賣女的地步:劇中有名有姓的康六要賣女兒康順子給太監,沒名沒姓的鄉婦插標賣“十來歲的小妞”,只要二両銀子。 常四爺正是目睹了康六與鄉婦賣女的慘況,才感歎說“大清國要完”。然而,在這樣一個人命如草芥的亂世,卻有人為了爭家鴿而“拿刀動杖”。老舍通過這種戲劇性對照,揭示出這起糾紛的荒誕實質,也反映出尚未解體的貴族階層與苦難深重的平民階層之間難以逾越的鴻溝與隔閡。劇中老人歎息道“八十二了,沒人管!這年月呀,人還不如一隻鴿子呢”,可謂一語中的。 以《暴風雨前》作者李劼人所述“吃講茶”的兩種形式為參照,《茶館》裡的爭執雙方屬於“勢均力敵”這一種,而非一方勢大、一方勢弱。照李劼人的描述,如雙方勢均力敵且都不願認輸,中間人就不加勸說,而任他們吵,吵到不能下台,就任他們打,必待見了血,才由街役、保正等基層行政人員來裁定是非、勒令賠償。《茶館》裡的爭執雙方雖然都請了身手十分厲害的“善撲營的哥兒們和庫兵”作打手,但最終並未動手。令這場荒誕的家鴿之爭得以平息的,是中間人黃胖子。 黃胖子在戲劇裡屬於滑稽角色。他患有嚴重砂眼,看不清楚,一進門就鬧笑話。大堂裡衫帽參差的茶客被他看成張、李二家請來的打手,於是上前請安說:“都是自家兄弟,別傷了和氣呀!”掌櫃王利發提醒他說打手們都在後院。他便解嘲道:“我看不大清楚啊!掌櫃的,預備爛肉麵,有我黃胖子,誰也打不起來!”這一番對話,畫面感極強,黃胖子粗豪自負的和事老形象,躍然而出。 龔 剛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