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慘劇 如今網絡時代,蹭焦點話題、爭議事件熱度行為已成常態,但收割流量不能毫無道德底線,倘若捏造事實、亂帶風向,不僅招人反感,恐怕還要付出代價。 江西景德鎮“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日前開庭審理,再度引發熱議。去年十月,被告人廖某某在駕駛過程中於車內與他人發生口角,便開快車洩憤,導致一家三口被撞身亡,其中包括一名未滿一歲的嬰兒。據景德鎮官方通報稱,近日,一外地網民為引人關注,利用熱點事件博取流量,冒充該案肇事者父親,在社交平台發佈涉案相關視頻。目前,公安部門已責令其刪除虛假信息,並依法對其處置。 在追求“流量變現”的大趨勢下,不少人爭相蹭取熱度,只要表達方式得當,並無不妥,也可帶來正面討論和反思,有助大家往更好方向前進或是避免重蹈覆轍。江西一家三口無辜慘死車輪之下,大好家庭就此毀於一旦,叫人格外痛心與不忍。上述網民大可從交通安全、情緒管理或者法律觀點等方面探討事件,卻為博取流量不擇手段,竟然發佈不實信息,炒作慘劇,不僅可能誤導公眾,更是對受害者缺乏尊重和同情心,還給受害者親屬造成二次傷害。所幸該網民並未得逞,其惡劣行為被及時遏止,受到應有處罰。 為保網絡環境健康發展,社交平台要盡責審核信息真偽,尤其是涉及敏感事件;執法部門要主動出擊消除網絡害群之馬,以防虛假信息誤導公眾;公眾要提高警惕,發現可疑之事盡快舉報,唯有各方合力打擊,方能有效遏制無底線蹭熱度行為。 賓 尼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