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善用持修力行終身學習

    善用持修力行終身學習



    澳門特區政府推出“持續進修發展計劃”,旨在為終身學習創造有利條件,鼓勵澳門居民藉持續進修或考取認證提升個人素養和技能,從而配合澳門經濟産業多元發展及營造學習型社會。有關計劃,筆者認為:

    一、支持“專款專用”,鼓勵受益人本人“持修以恆”。

    近期社會熱議“能否將進修資助轉給親屬使用”,筆者對此表示理解,但從社會學與公共政策視角分析,這出於一種“不佔即虧”的思維,即把政府專項持續進修的資助視為可瓜分的“免費午餐”和可轉移的“政策紅利”,而非共同投資未來、促進人力資本升級的“社會資本”。因此,這種提議,看似靈活,實則違背計劃初衷,甚至有反作用。

    一方面,澳門特區政府已針對不同群體設立惠民措施,例如為年長者提供養老金,為學生提供十五年免費教育等。計劃本質是“授人以漁”,當餐廳服務員考取咖啡師認證,當青壯年提升使用電子辦公軟件能力,這些帶來的不僅是個人能力的增強,更是有助於整體社會生産力的升級。如其他群體需要進一步資助,可另行商討,而非轉移此計劃。

    另一方面,倘計劃資助可挪作他用,將導致資源錯配,變成“兒童興趣班或暑期班補貼”,增加兒童額外學習壓力,而真正想學習的家長,將面臨選擇的困境,究竟是“讓利”給兒童,還是堅持用於自身進修?致使更多家境普通者無法從計劃中獲得提升,難以拓寬職場路徑,在面臨社會高速發展的挑戰中,落後乃至掉隊,進而面臨更加嚴峻的職場與生存壓力。兩面受壓,得不償失。

    二、學海無涯,應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營造學習型社會氛圍。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當力行終身學習。首先,從個人微觀角度來看,藉由計劃,居民參與職業技能、語言、資訊科技、文化藝術等課程,增強個人競爭力,拓寬職業發展路徑。同時,終身學習,也是多方面的學習過程。閱讀文學經典能夠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學習歷史知識讓我們以史為鑒;鑽研數學思維有助於培養良好的邏輯分析能力等。

    隨着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人們能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更能理解他人的觀點和立場。

    再者,從社會宏觀發展來看,此計劃有助於營造學習型社會,培養複合型人才,推動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文化繁榮,從而提升澳門的綜合競爭力。當全體居民都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持續進修時,社會流動、社會公平和社會包容也將得到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只有充分發揮“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的作用,我們才能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實現個人與社會的協同發展,及時把握時代脈搏,共同創造精彩未來!



    澳門人力資源協會會長  徐展文



8

鮮花
39

握手
57

雷人
4

路過
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