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局將研究在社區搭建更多演出平台 整合具條件歷史建築文化設施 文化局:研增曲藝演練空間 【澳門日報消息】文化局長梁惠敏回覆議員李靜儀關於曲藝愛好者演練場地需求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文化局致力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文化活動空間,當中包括澳門文化中心的演練場地,可供租借舉辦不同類型的文化藝術活動;多年來亦持續通過活化歷史建築,創設具特色的活動場地供社會大眾利用,包括鄭家大屋、盧家大屋等文物建築持續開放供舉辦中西傳統音樂、粵劇表演、環境舞蹈、爵士樂等各類演出。未來,將繼續整合具條件歷史建築及文化設施,積極研究提供更多演練空間的可行性。 片區發展創設條件 在六大歷史片區的規劃方面,梁惠敏指出,政府支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項目,為更好發揮帶動作用,聯同各綜合旅遊休閒企業積極於片區舉辦各類演出活動,為本澳表演團體提供展示舞台。目前對外開放的片區已規劃相應空間作不同類型演出,包括龍環葡韻、大炮台花園、益隆炮竹廠舊址、荔枝碗船廠等均已納入“藝遊計劃”供藝遊人使用。推出“歷史片區活化資助計劃”,支持社會各界充分利用片區空間資源,參與開拓特色表演和活動元素。 政府與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將持續研究更多不同舉措,為社會大眾更好地參與片區發展創設有利條件。 發千八“藝遊人咭” 梁惠敏稱,為推動大眾欣賞和參與文化藝術,活化社區、營造文化氛圍,並為本澳藝文工作者拓建更多表演平台,文化局自一六年推出“藝遊計劃”以來,發咭數量不斷增長,截至去年共發出“藝遊人咭”約一千八百張,藝遊點數量持續增加,由最初的三個點增加至現時八個點。文化局會保持檢視和研究優化“藝遊計劃”並視乎條件持續增加藝遊點,便利藝文工作者展演。 此外,文化局亦透過不同的社區藝術項目,為本地藝文工作者創建表演平台,包括“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及“澳門城市藝穗節”等,以舞蹈、戲劇、街頭表演等形式,聯動本澳藝團及相關單位共同豐富藝文氛圍。未來,文化局將繼續透過不同藝文項目,研究在社區搭建更多演出平台,為社會帶來精彩紛呈的文化藝術活動。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