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員參觀商湯科技 ![]() 查毅超介紹科學園情況 “機遇香港”採訪團訪科學園 查毅超:七月迎先進製造新項目 “機遇香港”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今日上午參觀位於白石角的香港科學園,進一步了解香港創科發展情況。 (香港二十六日電) 香港科學園是香港最大的科技研發及企業孵化基地,擁有逾兩千二百間科技企業及公司的生態圈,分別來自廿六個國家及地區,創科社群成員超過兩萬四千人,包括超過一萬五千人從事科研工作。 科學園至今已成功吸引廿八所由世界級大學和科研機構與香港本地大學合作的研發實驗室進駐,並與多家國際領先科研設備和軟件研發商合作,設置頂尖實驗室,提供先進科研器材及技術專才。園內設有各類科研實驗室,包括生物樣本庫及生物醫學信息平台、機器人技術促進中心、傳感器封裝集成實驗室等,為園區公司提供進行研發、整合、組裝及驗證的完善設備。 對於目前造成國際市場動盪的貿易戰及關稅戰是否對科學園造成影響,香港科技園主席查毅超認為,國際政治糾紛波及科技協作非常不划算,但全球的創科人一定會想到應對之策。 他還透露,科學園會在今年七月前後迎來好消息,與先進製造相關,且香港此前從未做過,相信將為國家發展先進生產力作出貢獻。 應對關稅戰有底氣 一行還在科學園參觀工業AI應用企業思謀科技及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商湯科技首席人力資源官張春娟表示,公司過去十年持續培養本地人才的同時,亦引進海內外優秀AI人才,認為人才是AI發展重要原動力,香港擁有頂尖創科氛圍,是全球學術研究和應用落地的沃土。 思謀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沈小勇表示,公司擁有全球最領先的工業大模型技術及工業智能體產品,強調首要就是做好自己的技術和產品,“現時公司產品的領先性,給我們帶來了底氣,關稅戰對公司暫沒有任何影響。” 當天下午,一行到訪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小企服務中心,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介紹關稅戰之下,香港的優勢、獨特作用和前景。 本報記者 牛寅虎 報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