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衆藝館)觀眾的塑造

觀眾的塑造



    儘管在宣傳策略上作出相當的提示,舞台美學上構成相當水平,但可見很多香港話劇團的“忠粉”看來也未必埋單,在網上討論區及劇團社交網站也有留言批評。這是少有的,也大概只有香港話劇團才出現的情況,一是它的確在過去幾十年來累積了夠多的擁戴者,對劇團的演出有既定要求,例如一些相對能貼近大眾口味的演出;另一方面,香港話劇團是政府資助的九大藝團之一,大眾對其表現特別關注。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既然劇團已擁有一定觀眾基礎,資源與其他劇團比較是相對寬鬆的,是不是有更多事情可以做?其中之一便是擴闊觀眾的文化視野,在藝術鑑賞上對不同類型的表演藝術有更深認知。

    正如前文提及過藝評人小西所說的“發展觀眾”,並不是純粹讓觀眾進場看戲,而是拓寬觀眾的觀演經驗,帶給他們當前世界前沿的作品。事實上,Jon Fosse雖然在二○二三年才獲得諾貝爾獎,但這次選演的《纏眠(Sleep)》已是他二十年前寫成的,在歐美、內地有過不少演出、翻譯出版的經驗,即使放在香港的劇場發展脈絡裡也不見得很“前衛”,說到底只是超出了香港話劇團本身觀眾的既定想像。

    觀眾的品味、取向其實是劇團日積月累地塑造的。“話劇團”近年不只大力扶植新晉編劇、本地原創劇本,還大膽地在劇團既定的演出風格以外,選演比較接近世界當代劇場美學、議題的劇本,例如去年的《醫 · 道》和今年的《纏眠》,這是對觀眾的發展有所承擔,而不光是迎合而已。由此反觀澳門的劇場現況,雖然這裡的資助制度、文化基礎根本無法出現如香港話劇團的團體,但也足以叫我們看看這幾年來,擁護者較多、資源相對充裕的劇團,到底是如何塑造澳門的觀眾?

    (說《纏眠》 · 四 · 完)



    踱    迢



94

鮮花
5

握手
20

雷人
4

路過
4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