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殘影 上海與我想像中最大的落差,是“經濟繁榮”在二○二五年的當下到底長甚麼樣子? 換個女生一些的角度來說,我莫名在乎的,居然是旗袍在上海的時尚市場份額(笑)。媽媽咪呀,文青休閒、韓星當道、漢服回歸、cosplay全副武裝,在商場林立的上海街頭,應有盡有。我像小女孩進入大觀園,看各種“小紅書”的現實版着妝和化妝新技術示範,走走停停看了幾天。咦?旗袍呢?旗袍和繡花拖鞋到底在哪兒?猛一回頭,在香港上環、中環遇見的旗袍好像都要比在上海遇見的多。 在泡泡瑪特、MINISO和各大全國連鎖咖啡“廢水店”的重重圍困之下,終於在商業戰場中,好不容易地遇見一家“Shanghai Tang”(這是香港品牌啊親), 而且還拉閘張貼了結業啟事。唉,我的繡花鞋敗家企劃就地瓦解,蕩然無存。丈夫問我:“你又沒有場合穿,買甚麼旗袍?”欸,漢服和cosplay又有過甚麼“場合”了?衣服是審美的選擇,無非如此。不是吶,上海不會讓旗袍完全消失的,你要不花得起巨資,還是可以在像手信店一樣的地方,搵到像地方旅遊明信片一樣的、都可以稱為旗袍的裙子。只是旗袍在現代上海女性心中的持分額,你大概有了一個數據。 可是上海留給丈夫最深的印象,偏偏是走在街上中老年的街坊太太,每個着裝都看得出來雅致講究。即使在老街上一個賣小菜甜點的小檔,老闆娘閒坐着準備關店打烊,看她眉目神情、身姿體態、上裝穿着,都有一種過去穿着旗袍的殘影。旗袍退潮了,旗袍的氣息卻留在這些女性身上,讓人嘖嘖稱奇。 沒事,最後旗袍當然到手了,沒有買不到的衣服。(點煙) www.dawncheong.com 店員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