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風傲骨——程祥徽先生詩聯書法集》 主 編:歐耀南、黃翊 出 版 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25年4月 品書讀聯憶故交 ——《蓮風傲骨》序 程祥徽教授已經離開我們快兩年了,他的音容笑貌還時時浮現在眼前。程教授生於武漢,讀於北大,屈居青海,雄居澳門。他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語言學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書法家。他以畢生精力為內地和港澳地區的教育和語言文化事業殫精竭慮,辛勤耕耘,碩果纍纍,桃李滿天。在港澳回歸祖國的複雜過程中,他發揮專長,就語言文字回歸有關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參與立法和政策制定,深得有關方面好評! 鑒於程祥徽教授的學識和在港澳語言回歸方面的突出貢獻,在澳門回歸後,他被增補為北京市政協港澳界特邀委員。在新增補的十位港澳委員中,有九位是港澳地區工商界知名人士,文化教育界代表僅他一位。在擔任委員的幾年中,程祥徽教授嚴守政協章程,積極參政議政,認真撰寫提案,努力奉獻真知灼見,和其他港澳委員們一起,為北京的社會進步和繁榮,為京港澳地區的交流和融合,發揮了獨特的推動作用。可以說,程祥徽教授是一位公認的愛國學者,是北京市政協難得的諍友摯友! 在程祥徽教授擔任北京市政協特邀委員期間,恰逢我擔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部長,因此他是我的工作和服務對象。同時,我們還有一層關係,即都是北大校友,他是學長,我是小師弟,彼此相處非常融洽。交朋友、交能講知心話的真朋友是統戰工作的要義。多年相交,我和他成了知心朋友。他每次來京參加政協會議或其它學術會議,我們總要爭取聚一聚,敘一敘。此時,我會聽到一些不易聽到的社情民意,同時更多地了解他個人曲折的人生經歷,從而在情感上彼此也更為接近! 程教授是北京大學語言學泰斗王力先生的弟子,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功力都很深厚。在格律詩詞創作方面,在書法創作方面,在聯語創作方面,都顯示了他過人的功力和卓越的才華。本文集主要搜集的是他書法詩聯方面的作品。 程教授的書法側重帖學,兼及碑學,雖宗“二王”一脈,卻又獨具一格。我於書法並非內行,卻能感受到程教授的書法作品,總有一種撲面而來的書卷氣。這種不可多得的書卷氣,是從他豐厚的學養中散發出來的。程教授善於用墨,於飛白中見筆力,其牽絲連帶氣息貫通,不滯不礙,佈局章法,遵循大道至簡的法則。他的作品不拘筆墨,縱橫捭闔,直抒胸臆。最值得稱道的是,程教授的書法作品,基本上都是自作詩文,體現了他的學者氣度和詩家風範。這與現在某些“文抄公”的書法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覺得程教授的書法,是“有靈魂”的書法。 特別應當強調的是,程教授的聯對藝術,非常嫺熟,可謂信手拈來,是他的拿手好戲。他擅用人名作聯,即“嵌名聯”。從這本集子裡,我們就能欣賞到這樣的雅趣。比如他為書法家歐耀南先生創作的嵌名聯:“耀武揚威觀勝景;南來北往寫雄篇”;為他的診療醫生蔡紅所撰:“蔡家園裡奇花放;紅樹林中異草香”;為好友喬梁博士撰聯:“喬山登峻嶺;梁泊駕輕舟”;為詩人周家望贈聯:“家藏茶月詩三百;望斷雲山路八千”;為摯友楊惠時先生留題:“惠風吹拂南海;時雨滋養百花”……千姿百態,妙趣橫生。誠然,程教授還有一些妙對,令人拍案叫絕。比如為他的北大班主任唐作藩教授賀壽聯:“六十年前班主任;九零歲後不老松”;為歌唱家胡松華先生所撰:“一首歌從草原唱到天安門廣場;不老松居南疆入伶仃洋秋潮”;為他自己所作自況聯:“生成一副老牛命;枉讀十箱報國書”;為畫家王成喜所作:“一代丹青手;千載梅花香”……當然,程教授的聯語中,也有贈與我的佳作:“仁者愛人夫子訓;道民擇善友朋多”,我珍藏至今,睹物思人,愈加濃烈。 泰山其頹,哲人其萎;程公仙逝,文墨永垂。我們觀摩他的書法藝術,欣賞他的詩聯作品,既是對他最好的懷念,更是對他高尚品格和深厚學養的追摩與推崇。我想,這或許也是出版這本文集的意義所在。 是為序。 沈仁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