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跨代貧富宿命論



《資本與意識形態:經濟學知識漫 畫》 作 者:托瑪 · 皮凱提、克萊兒 · 阿萊、班亞曼 · 亞當 譯 者:陳詠薇 出 版 社:衛城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跨代貧富宿命論



    十二年前,法國經濟學家托瑪 · 皮凱提的《廿一世紀資本論》,甫出版便成為英語世界暢銷書,當年引起西方學界熱議。這部學術味濃,專門探討資本主義與貧富懸殊的經濟書籍,經濟門外漢也許會消化不良,但全球銷量竟然超過一千五百萬冊。美國《華爾街日報》做過調查,發現這本近七百頁的磚頭書,絕大多數讀者到了第二十六頁便止步,繼而宣佈無條件投降。當時不少西方書評皆異口同聲:《廿一世紀資本論》的主要溝通對象是皮凱提的同行,外行覺得內容艱澀屬意料中事,同時也留下一個疑問:這本書當年大受市場歡迎,到底所為何事?

    撇除一部分羊群心理看熱鬧的讀者,皮凱提憑《廿一世紀資本論》爆紅,大概跟當年全球經濟不景有關。二〇〇八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不久便發生次按危機,再觸發全球金融海嘯,亦促使美國政府大手筆注資金融體系,回歸凱恩斯政府干預的那一套。但時隔數年,全球股市緩慢復甦,許多人似乎慢慢開始淡忘金融海嘯對生活的衝擊。然而所謂的復甦,最大的得益者,始終還是極少數的暴富階層;財富不均的現象反而越趨嚴重,中產下游的人數更有增無減。皮凱提當時推斷,本世紀的財富增長會大幅高於經濟增長,令全世界更多財富,毫無懸念地落入最富裕的百分之一的超級富豪手中。於是他認為當今的發達國家,跟十九世紀時期的歐洲社會非常相似,他將之稱為“世襲式經濟”:即除非透過繼承上一代巨額財富或豪門婚姻,生活才能安枕無憂。否則,即使是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有真才實學,也抵不過擁有雄厚家庭背景的好處和相對優勢。皮凱提斷言資本主義再走下去,只會產生愈益嚴重的不平等,最終威脅西方民主社會珍視和依存的精英價值。

    皮凱提當年一針見血的分析,如今可謂一一言中,這本《資本與意識形態:經濟學知識漫畫》延續了他一貫的經濟理論,但以輕鬆的漫畫方式包裝,效果相當不俗。為改善《廿一世紀資本論》的不足,皮凱提在二〇一九年推出的文字版《資本與意識形態》,大量降低數據分析與經濟學理論的比重,將更多篇幅放在全球經濟發展的歷史論述,甚至引用流行文化和經典文學的例子,務求讓更多缺乏經濟知識的讀者看懂,突破前作“讀到第二十六頁便放棄”的魔咒。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資本與意識形態》的篇幅,幾乎是兩本《廿一世紀資本論》,這足以教不少潛在讀者打退堂鼓。

    有見及此,皮凱提再接再厲,聯同兩位出色的插畫家,以《資本與意識形態》中的核心論述為基礎,重新編寫一個人物故事,以不足一百八十頁的篇幅,從法國大革命開始,講述法國貴族朱諾八代人如何走過二百多年的動盪歲月,在每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為他的後人跨代創富的過程。讀者可從生活化的漫畫場景中,學習相關的經濟學知識,例如累進所得稅、遺產稅、國家債務、自由貿易、通貨膨脹等。透過朱諾家族的故事,我們看到貧窮家庭如何難以脫貧,富人又如何利用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一次又一次避過經濟衰退的循環,在過程中不斷錢滾錢,到了朱諾曾曾孫女那一代,依然過着睡覺也在賺錢的日子。從《廿一世紀資本論》到《資本與意識形態:經濟學知識漫畫》,皮凱提想引領讀者思考的議題始終如一:從殖民主義、族群衝突、移民政策到西方極右民粹興起,當今社會面對的種種問題,跟經濟不平等皆有直接關係,從中了解貧富不均日益嚴重背後的深層原因。



    王少保



67

鮮花
80

握手
48

雷人
87

路過
2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