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署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工作 ![]() 大堂前地噴水池池壁漏水 ![]() 大堂前地屬世遺緩衝區 三期分區開展 嚴格監督施工 大堂前地噴泉下月起整修 市政署表示,大堂前地的噴泉及周邊花圃落成超過二十年,期間經多次修補,無法改善設施老化破損問題。市政署將於五月七日起分區分期,按原外觀式樣、原材質整修大堂前地的仿古噴泉與周邊設施。整項工程爭取在今年第四季初完成。 市政署昨日上午十一時於大樓禮堂舉行記者會,管委會委員吳秀虹等介紹近期工作。 因施工地點屬世遺緩衝區,亦是市中心人流暢旺區域,以及毗鄰學校及主教座堂,市政署已就上述工程諮詢土地工務局、文化局意見,並拜訪天主教澳門教區及街區坊會等,介紹有關維修及重整安排,聽取意見優化工程細節。施工期間,當局將嚴格監督施工單位,做好工地圍封管理及周邊清潔等措施,盡量降低對居民及使用者的影響。 大堂前地及大廟腳巷兩側範圍,設有歐式元素的仿古石雕噴水池,貼有葡式青花瓷磚。噴泉部分供水管道因生鏽阻塞導致未能噴水、水池池壁漏水等不同程度破損,難以局部修繕。同時,大堂前地周邊花圃及石凳飾面老化,多處石材出現裂縫及剝離,以致防水失效,令圍牆石壁出現明顯水垢及污漬、牆身油漆褪色及剝落、瓷磚壁畫龜裂破損等。 維修及重整工程將分三期開展,包括修補大堂前地中央噴水池、大廟腳巷兩側水池池壁縫隙,更換水泵及水管;重做大堂前地花圃防水,更換花圃及石凳飾面;修補大廟腳巷兩側石壁的石縫,對石壁整體清潔;翻新牆身及更換破損瓷磚壁畫等。 整修後將繼續為居民及旅客提供美觀、舒適和安全的公共空間。 本報記者 羅惠旋 報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