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港產機器人將伴“嫦八”奔月



于宏宇接受香港中通社專訪(中通社)

    港科大項目負責人談設計細節



    港產機器人將伴“嫦八”奔月



    在四月廿四日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發佈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香港牽頭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機器人暨移動充電站”入選。香港中通社獨家專訪項目負責人談該項目的進程和設計難點。

    料年中做出“樣機”

    香港科技大學將作為是次項目的主導機構,並聯同香港理工大學、港大、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以及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大連理工大學、深圳大學以及南非國家航天局等,攜手實現從概念、研製、生產、測試到系統的前沿航天技術創新。香港特區政府透過InnoHK研發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負責此任務。

    項目負責人、香港科大太空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教授于宏宇介紹,機器人重一百公斤,設計包括太陽能翼的無線移动充電站。也可以為其他的機器人及巡視器充電,這個無線充電功能是香港機器人的獨特功能。

    “目前團隊正在進行設計,希望二○二五年中把原理樣機做出來進行測試,預計二○二七年上半年進入正樣階段,根據初樣得到的數據,把可以上天的機器人做出來。”

    在設計中攻克難關

    在地球造一個一百公斤機器人或許不難,但要研發一台可以在月面作業的百公斤機器人,極具挑戰。

    于宏宇表示,月球溫差很大,尤其月夜温度極低。沒有大氣層的月球,月夜時分熱量很快散掉,月表溫度能夠達到零下二百三十攝氏度,而此次機器人還是在月球南極作業。另一個是月塵。月塵的顆粒和地球塵土完全不一樣,它非常尖銳,帶有電荷,如果附着在機器人或者太陽能板上都是有損害的,這些都是在地面無法想像的困難,也是團隊在設計中、測試中要一點點攻克的。

    不過,我們國家二十多年嫦娥探月任務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此項目提供了很多前瞻性的参考。于宏宇形容月面作業機器人項目,是站在國家探月任務的肩膀上往前走,“基本上看不到不可逾越的障礙。航空航天任務一定要把問題在登月前完全解決,不允許有遺留問題。”

    帶動科創產業發展

    香港參與國家航天任務歷史已久,這次任務有幾個新特点,一是首次香港牽頭的完整系統項目,二是既聚合了香港五所院校的科研力量,也納入了眾多國際合作。于宏宇期望香港在牽頭把任務踏踏實實做好的同時,也可以成功建立香港本地航天團隊和任務能力,同時將任務中研發的先進技術進行成果轉化,推動香港航天科創產業化,讓其成為香港經濟的新增長點。



    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29

鮮花
54

握手
40

雷人
93

路過
3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